2024年8月,蚂蚁数科RWA实践入选中国香港金管局Ensemble沙盒代表性案例,到今年8月刚好一年。记者了解到,在8月7日举行的“锚”定Web3.0未来峰会上,蚂蚁集团副总裁、蚂蚁数科区块链业务总裁边卓群表示,“经过在新能源领域的实践验证,我们的RWA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生态系统渐成熟。基于这一前提,我们开始稳健推行算力与更广泛金融资产的新探索。”
蚂蚁数科正在拓展算力和金融资产RWA。此前,其RWA业务主要围绕新能源资产开展,如今,从技术、产业、生态等层面加快布局。
构建数字资产技术闭环
商业边界扩展的底层驱动力是科技。记者了解到,过去一年,蚂蚁数科围绕RWA等数字资产场景,先后发布RWA平台“两链一桥”、资产上链方案AntChain Inside、Layer2区块链Jovay。
具体来看,AntChain Inside底层采用蚂蚁链自研的“区块链+IoT”架构,可实时映射设备资产的可信数据,对资产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这是资产上链的第一步,也是RWA大规模交易的基础。数据显示,目前,借助这套技术架构,蚂蚁数科链接了超过1500万台新能源设备,形成了全球最大的链上新能源设备网络。
“锚”定资产之后,如何流通?“两链一桥”架构实现了境内资产与全球资金的高效对接。在此基础之上,Layer2区块链Jovay可在显著提升RWA交易吞吐量的同时,将用户响应时间缩短到1秒内。蚂蚁数科还进一步引入AI大模型、同态加密、ZK、TEE等软硬件技术。
审慎拓展RWA新资产
边卓群表示,“过去一年,我们拒绝了很多RWA的需求,包括农产品、红酒、高端名画等。”她说,从技术验证到规模复制,不能做的绝对不碰。业界最新的RWA产业报告指出,成功实现规模化落地的资产需同时满足价值稳定性、法律确权清晰性及链下数据可验证性三大门槛,“万物皆可 RWA”是一个伪命题。
业界指出,伴随AI的时代浪潮,算力市场规模不断攀升,这与RWA的要求高度契合。除此之外,金融资产具备天然的数字化基因与合规化基础,也是RWA的理想标的。算力数据中心高度数字化,且通过云平台,算力的资源使用、计算小时数和收益分配等数据可实时监控,收益透明可验证。
在整个RWA链路中,资产和技术仅是起点,“合规发行”才是打通全球流通的钥匙。蚂蚁数科表示,过去一年,通过与中国香港持牌机构协作,串联起证券交易、投资咨询、资产管理、稳定币及数字资产托管等全环节。
除开金融生态之外,整个产业正在搭建“资产上链标准”的生态。据透露,中国信通院、蚂蚁数科携手20余家企业牵头制定的实体资产上链技术规范将于近期发布。该内容首次系统性提出数据上链的全流程技术规范,被视作RWA的“类5G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