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通州区政府的指导支持下,由华宝信托作为受托人设立的“北京运河基石慈善信托”正式成立。华宝信托介绍,该项目通过专项资助特殊需要家庭设立不动产信托,破解信托税费痛点,为北京特殊需要困难群体构建可持续保障体系,是利用信托工具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一次创新实践,也是京沪两地联动践行信托服务人民性与普惠性的具体体现。
具体来看,华宝信托介绍,今年4月,北京通州区完成全国首单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70岁的田女士将房产置入特殊需要信托,为其自闭症儿子锁定终身照护保障。这一创新实践充分证明了不动产信托在民生保障领域的普惠价值。然而,当前不动产信托设立涉及的契税等费用,让许多有刚性需求的家庭望而却步,客观上制约着这项财富管理工具的普及。为破解这一难题,“北京运河基石慈善信托”应运而生。该项目在通州区政府的引导下,由八位热心市民与北京慧众慈善基金会共同出资发起。首期资金将专项补贴符合条件的北京地区特殊需要家庭设立不动产信托的契税费用,单户最高资助2万元,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模式,推动信托制度向普惠民生领域延伸。
华宝信托表示,作为信托业务三分类改革下的创新样本之一,该项目通过“特殊群体终身照护保障+慈善信托”的架构设计,实现多重突破。一是践行普惠金融,精准解决民生痛点,聚焦契税等实务难题,通过慈善信托资金补贴,直接降低家庭设立不动产信托的成本。二是服务养老金融,探索多方协同的保障网络,兼顾为失能失智老人及其家庭提供基于不动产的、可持续的养老金融解决方案。三是激活不动产信托潜能,推动房产等非金融资产转化为长期照护资本,助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的现代照护体系。
华宝信托称,不同于传统慈善信托的资金捐赠模式,该项目发挥信托财产独立性优势,将捐赠资金定向用于补贴信托设立税费,形成“资助-设立-运营”的闭环机制。这种设计既能保障资金专款专用,又能持续培育特殊需要信托市场,即一个项目聚集了信托工具在特需信托、不动产信托、慈善信托等多个需求场景下的运用,充分体现了信托工具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