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我国扩内需政策效应持续显现,物价运行出现边际改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由降转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降幅收窄。
8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4%,涨幅高于季节性水平0.1个百分点;PPI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为3月份以来环比降幅首次收窄。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分析称,7月CPI环比涨幅高于季节性水平,主要受旅游出行等服务价格季节性走高以及7月汽油、家电等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带动。
在服务价格方面,来自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6%,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6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六成多。其中,受暑期出游旺季影响,飞机票、旅游、宾馆住宿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7.9%、9.1%、6.9%和4.4%,涨幅均高于季节性水平,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1个百分点。
在工业消费品方面,今年以旧换新政策扩围加力,继续对覆盖范围内的商品价格形成重要支撑。数据显示,7月,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环比均由连续5个月以上的下降转为持平;家电等商品价格环比加快上涨,同比连续两个月转正,而且7月涨幅明显扩大。有分析称,这表明促消费政策正在成为带动基本物价水平温和回升的主要力量。
在业界看来,从7月份数据来看,汽车行业低价无序竞争或初见改善。此前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随后7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委联合召开新能源汽车行业座谈会,部署进一步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工作。
展望未来,冯琳认为,在外部经贸环境依然复杂的前景下,未来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措施会加力推进,这将继续对物价走势形成重要支撑;同时,“反内卷”将对汽车价格战等形成进一步约束,也会对物价水平有一定推升作用。
对于7月PPI环比降幅收窄的原因,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在解读时称,季节性因素叠加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影响部分行业价格下降;同时,国内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带动相关行业价格降幅收窄。
数据显示,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煤炭、钢材、光伏、水泥和锂电等行业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水泥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环比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1.9个、1.5个、0.8个、0.3个和0.1个百分点,合计对PPI环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0.14个百分点。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首席分析师杨畅表示,整体来看,PPI呈现环比降幅收窄的迹象,考虑到上年同期基数同向变化,使得同比降幅保持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