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0 16:59:51 股吧网页版
估值增4倍,这家龙头冲刺上市!
来源:国际金融报

  8月6日,深圳海清智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清智元”)向港交所递交申请,拟在港股主板IPO上市,民银资本、浦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IPO日报注意到,这家国内多光谱AI技术领域头部企业毛利率增长,近年来实现了扭亏为盈,最新投后估值已达35.5亿元。

  多光谱AI龙头

  资料显示,海清智元是国内多光谱AI技术领域头部企业,成立于2013年,依托公司在多光谱感知与AI算法领域的自研技术,提供能够探测人眼可见及不可见的物理信息的产品及服务。公司已建立涵盖多光谱AI模块、多光谱AI感知终端及多光谱AI大模型服务的全链路产品及服务组合,技术专业知识覆盖AI、光学电子、集成电路、嵌入式系统、安全工程及云计算等广泛领域。

  海清智元构建了由三大核心多光谱AI产品组成的产品体系及服务组合,包括多光谱感算一体、轻量级端侧AI计算、多光谱AI大模型平台,服务包括中国领先的国营电信运营商及领先的上市AI公司在内的主要客户。

  根据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按照2024年收入计算,海清智元在多光谱AI行业中市占率位列全国第一,市场份额约为3.5%;在多光谱AI大模型服务行业中排名全国第一,市场份额约为11.8%;在嵌入式多光谱AI模块行业中市占率排名全国第三,市场份额约为6.6%。

  截至2025年7月28日,公司已注册95项发明专利及43项软件著作权,其轻量化端侧AI计算技术可适配多种边缘设备。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中国多光谱AI市场2025年规模约200亿元,预计2029年达588亿元,复合增速31%,这个四年三倍的赛道前景乐观。这个产业的上游以InGaAs探测器、LCOS微镜芯片为主,由欧美日企业垄断;中游即算法+硬件一体化产业,海清智元市占率居首。

  而目前,除了海清智元在港股递表外,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已有虹软科技、格灵深瞳、凌云光、云从科技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其中,虹软科技(688088.SH)主要技术路线在可见光AI算法,应用的优势场景集中在手机影像领域;格灵深瞳(688207.SH)主要技术路线在计算机视觉,应用在城市治理等场景;凌云光(688400.SH)主要产品应用在机器视觉系统、工业相机;云从科技(688207.SH)的技术路线在于人机协同,产品应用在金融、出行等场景。

  收入方面,2022年-2024年,海清智元分别实现营收2.25亿元、1.17亿元、5.23亿元,营业收入在经历过2023年的腰斩后,在2024年实现了347%的同比增长,三年复合增速高达52.5%;实现期内利润-493万元、-1841万元、4041万元,在2024年实现了扭亏为盈。

  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海清智元实现营收8242万元,比上年同期营收2148万元增长2.84倍;期内利润为1414万元,上年同期的期内利润为-86万元,不再亏损。

  近三年,海清智元经调整净利分别为-268万元、-1817万元、4294万元,2025年第一季度经调整净利为1626万元,上年同期的经调整净亏损为23万元。

  相比之下,海清智元 2024 收入规模介于格灵深瞳和虹软科技之间,虹软科技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的净利润为1.5亿元、0.33亿元;格灵深瞳则为0.12亿元、0.05亿元;凌云光则为1.93亿元、0.29亿元,海清智元业绩表现弱于虹软科技和凌云光,但优于格灵深瞳。

  海清智元的毛利率也由2022年的38.6%增长至2024年的44.5%,明显上涨5.9个百分点。

  对于报告期内亏损一度扩大的原因,海清智元认为,大模型服务仍处于早期投入期,算力与数据标注成本高企,而公司为保持技术领先,近三年研发费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分别为15.7%、26.3%、10.6%,显著高于上述三家科创板可比公司的平均水平。海清智元研发费用率一度在2023年高达26%,到了2024年,公司收入放量,研发费用率回落至10.6%,但绝对金额创三年新高。

  期间,公司重点进行多个关键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研发,包括大模型及AI芯片的开发。此次上市,海清智元更是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增强研发能力及加大产品开发投入;扩大产能,支持业务增长及新产品开发;加大业务扩张力度及加速全球市场渗透等。

  市值空间

  在融资历程方面,海清智元经历了五轮融资,共计融资2.6亿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海清智元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520万元。

  现年50岁的公司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总经理及控股股东之一的周波,控制48.87%投票权。其此前于1999年7月取得中国西安矿业学院(现称西安科技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工学学士学位。

  毕业后,周波历任成都科力电子研究所视讯研发工程师、深圳图敏智能产品经理、深圳黄河数字董事兼总经理,于2013年创办海清智元。

image.png

  2020年11月,海清智元进行了A轮融资,融资4000万元,投后估值为3.5亿元,此后五年,海清智元进行了B轮、C轮、C+轮、D轮的融资,引入韬略新能源基金(LP包括宁德时代、蔚来资本)、深创投旗下高新投集团、浙商创投、盈科值得等股东,到了2025年7月,公司投后估值飙升至35.5亿元,4年增长4.4倍,对应2024年市销率约6.7倍,低于科创板可比公司平均9.3倍。

  而截至8月7日收盘,虹软科技市值为142亿元;格灵深瞳市值58亿元;云从科技市值97亿元。相比业绩表现更弱的格灵深瞳,海清智元最新投后估值却远低于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