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截至7月底,注册香港本地公司总数逾150万家,注册非香港公司逾15000家,两项数字均创历史新高。自2023年1月份至今年7月份,投资推广署已协助1333家企业在香港开设或扩展业务,引入1740亿港元首年直接投资,并创造逾19000个新增职位。
同日,李家超在社交媒体发布的《施政·再报告》短片中提到,不少外资企业在香港找到商机开店并不断扩张;也有不少内地企业信赖香港能力,联合香港专业团队共同探索海外新兴市场。
“香港持续引入海内外优质企业来港落户或扩展业务,提振本地经济、增加就业机会。”李家超表示,在经济转型期要有更新、更有创意的服务和产品,可考虑结合线上线下的创新营销方式,迎合市场喜好。香港具有稳定和潜力无限的消费市场,还可作为试水跳板,协助海外企业开拓内地市场。
8月10日,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网志称,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以下简称“引进办”)至今共引进了84家从事前沿科技的重点企业,预计未来数年它们会为香港带来约500亿港元的投资,创造超过20000个职位。
他提到,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投公司”)作为香港特区政府的“耐心资本”,除了聚焦培育本地的初创和企业,也致力于利用其国际和区域网络,发掘和投资内地和海外的优秀团队和优质企业,鼓励它们来港落户扎根。目前,港投公司已投资超过100个项目,而当中有超过10家公司已经或准备递交在香港上市的申请。
事实上,港投公司积极引导和杠杆市场资金“投小、投早、投硬科技、投长期”,其每1港元的投资,已带动超过5港元的市场长期资金跟投,这些资金包括来自主权基金、退休基金等耐心资本机构,以及企业创投公司和家族办公室等。
香港国际化的应用场景,吸引了不少海内外企业到来测试和应用其前沿技术,有助加速香港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智慧城市的发展。陈茂波表示,例如,有引进来的企业自去年底开始在港测试无人驾驶技术,其测试路线及车辆规模正不断扩展;有企业积极参与低空经济“监管沙盒”,测试其技术和营运模式。此外,也有企业推介其感知系统、数字孪生技术,以及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等,助力香港更智能化的城市管理。
香港有着联通世界的优势,企业在借助这个平台“走出去”的同时,也推动香港的专业服务和国家的标准和技术服务全球。“我们积极支持这个进程,例如港投公司便投资了本地企业与泰国企业合作的绿色能源项目,让香港的电动车充电技术出海到当地;也支持香港的金融科技企业拓展印尼市场,提供更普惠包容的金融服务。”陈茂波表示。
陈茂波还提到:“引进办不久将公布第五批共十多家重点企业,意味着自引进办2022年底成立以来,所引进的企业数目将有约100家。新一批企业有不少来自海外,包括多家国际领先的医药企业。”
面对全球贸易新格局,李家超明确表示:“香港招商引资的步伐不会停滞,只会越走越稳、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