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市场的高位震荡运行,正使得利率衍生品成为投资者愈发倚重的风险管理工具。在品类丰富的利率衍生品工具箱中,利率互换凭借其对利率风险的直接对冲能力和广泛适用性,成为市场参与主体的核心选择。
利率互换是债券市场里一项重要的“避风港”工具。“简单来说,利率互换是一种场外交易协议,交易双方并不交换本金,而是按照约定的名义本金,互相支付不同类型的利息。最常见的形式是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之间的互换。”一位人民币交易员说。
回顾利率互换在我国的发展历程:2006年,商业银行启动利率互换试点,明确基本交易规则;2008年扩展至全银行间市场,并强化自律管理;2010年引入保险机构参与,丰富风险管理工具;2014年上海清算所实施集中清算,提升交易安全与透明度;2017年至2020年,境外投资者获准参与;2023年“互换通”上线,打通境内外市场,便利海外机构配置人民币资产。
利率互换市场成交规模大幅增长
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保持活跃,成交规模显著增长,交易结构与参与主体进一步优化,收益率走势呈“先上、后下、再震荡”特征。启动两年多的“互换通”业务,目前不仅交易量稳步提升,也带动境外投资者深度参与人民币资产配置。
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利率互换共成交20.1万笔,日均环比增加22.7%;名义本金总额20.9万亿元,日均成交1745.1亿元,环比增加28.9%。
参与主体持续扩容。截至6月末,人民币利率互换业务制度备案机构已超800家。
二季度“互换通”业务保持稳健运行,季度累计清算1.15万亿元,同比增长26.37%。上线以来累计清算量已达7.16万亿元。
参与机构范围持续扩大,目前已覆盖15个国家和地区的102家金融机构。
前述的人民币交易员表示,利率互换的好处在于,可以在不调整持有债券或贷款的前提下,灵活改变利率结构。例如,如果投资者手中是固定利率资产,但担心未来利率下行,可以通过利率互换换成浮动利率,减少损失;反之亦然。
该交易员介绍,境内利率互换的主流基准是FR007(7天回购定盘利率)、Shibor 3M(3个月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以及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其中,FR007挂钩的利率互换流动性最好,占据了市场的绝对份额。不过,近年来基于LPR的互换活跃度也在不断提升。
利率风险对冲作用深化
业内人士表示,受一季度市场流动性偏紧且持续时间较长的影响,市场参与者更加重视套期保值策略,利率互换等衍生品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一位某银行的金融市场部交易员也表示,2025年上半年,债券市场告别了此前的单边牛市,波动幅度明显加大。在此背景下,其所在部门加大了利率互换工具的运用频率。“如果未能运用利率互换进行对冲,投资组合的亏损幅度将显著扩大。利率互换这一在牛市中相对不显眼的风险管理工具,在震荡加剧的市场环境下有效缓解了投资波动。”该交易员说。
利率互换不仅服务于境内投资者,也通过“互换通”为境外投资者提供风险管理工具。6月27日,上海清算所公告称,于6月30日联合推出“北向互换通”30年期合约,并在银行间市场同步延长集中清算合约期限,以满足境外机构超长期利率风险管理需求。
兴业银行表示,“互换通”将利率互换合约期限延长至30年,为海外投资者提供了超长期利率风险对冲工具,填补了境外机构管理长期债券利率敞口的空白,降低了养老金、寿险公司、主权基金等“耐心资本”的风险管理成本,并有助于完善我国利率互换收益率曲线,提高定价合理性和流动性。
利率衍生品市场潜力巨大
尽管我国利率衍生品市场交易量快速增长,但与国际市场相比,总体规模仍偏小、品种结构有待优化。业内人士表示,应在市场分层、产品丰富度、收益率曲线完善及退出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以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提升风险管理功能。
国泰海通证券副总裁罗东原撰文介绍,截至2024年12月,国际市场场外衍生品市场存续名义本金688.17万亿美元。其中,利率衍生品存续名义本金548.34万亿美元,占比79.68%,是场外衍生品市场的第一大品种。相较之下,我国利率衍生品市场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从市场结构上看,市场规模增速快,但结构有待均衡。罗东原表示:目前交易高度集中在以FR007为参考的利率互换,占比超过九成;而以Shibor 3M、LPR为参考的利率互换,以及挂钩国开债、农发债的标准债券远期,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以同业存单为标的的标准利率互换则处于起步阶段。
此外,在交易层面,市场结构仍然较为“扁平”,各类机构几乎处于同一交易层级,尚未形成国际惯例中的“做市商—自营交易商—客户”的分层体系。罗东原认为,引入分层机制不仅能在市场波动时发挥“防火墙”作用,还能激励大型机构开展做市,提高整体流动性。
业内建议,应丰富利率衍生品品种,健全收益率曲线,提高定价准确性。目前国债收益率曲线对部分债券品种的定价参考性有限,利率互换浮动端定盘利率公允性也有待提升。未来可参考境外经验,引入更多利率期货品种,以改善短端利率曲线定价。
东方证券也表示,随着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利率互换的兴趣不断提升,对“互换通”在基础设施、产品服务方面也新增更多需求。一是建议视“互换通”交易量增长情况,扩大“互换通”交易限额上限,满足日益增长的境外投资者需求;二是建议视市场需求,丰富“互换通”产品种类;三是建议进一步优化“互换通”基础设施,例如优化合约压缩服务,去除单笔交易量限制,提供以利差为标的的交易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