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痤疮以“玫瑰”为名,其实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8月8日,在康博会创新免疫治疗临床转化研究高峰论坛上,多位专家分享了当前玫瑰痤疮诊疗难点及CKBA乳膏用于玫瑰痤疮适应症临床试验进展等情况。
“目前,CKBA乳膏用于玫瑰痤疮适应症开展II/III期无缝适应性临床试验申请,已收到受理通知书,预计在今年底正式启动患者用药。团队将持续推动CKBA用于玫瑰痤疮适应症的研发进程,争取在2027年获得玫瑰痤疮适应症的新药上市申请批准。”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CKBA发明人王宏林说。
研究显示,玫瑰痤疮主要表现为面部潮红、红斑等症状,患者常伴随发红、发烫等不适。我国玫瑰痤疮患病率约为3.5%,全球玫瑰痤疮患病率约5%,患者群体规模庞大,需求相当旺盛。另据华福证券预测,中国玫瑰痤疮创新药物远期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35亿元。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科主任蒋献谈到,当前,玫瑰痤疮的治疗以控制炎症、抑制血管增生、降低血管高反应性和恢复屏障为目标。国内现有治疗药物有很多种选择,但疗效难以完全满足患者需求。国外已上市的异维A酸等药物,在国内尚未获批,患者无法使用。
“总体来看,传统治疗手段效果不佳,医生不得不尝试off-label(超说明书用药)药物。在国内,目前还没有治疗玫瑰痤疮的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蒋献说。
蒋献说,前期通过动物毒理学研究,证实CKBA乳膏无血统毒性、遗传毒性,且皮肤耐受性良好、刺激性较小,为接下来的临床适应性研究提供了依据。
“我们将进一步聚焦疗效验证与优化,通过20家医院做出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针对18岁至65岁共200例玫瑰痤疮患者,跟踪炎性丘疹、脓疱数量的变化,给出案件评分。”蒋献表示,团队还创新性地引入心理量表,对生活质量、焦虑抑郁量表等指标进行评估打分,通过从生理到心理层面的全面验证,有望为玫瑰痤疮患者提供精准、安全且全面的治疗方案。
上海证券报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CKBA乳膏用于玫瑰痤疮适应症II/III期无缝适应性临床试验过程预计共50周。
蒋献表示,CKBA乳膏不仅有望填补玫瑰痤疮治疗空白,还具有广泛的临床拓展价值,其靶向免疫炎症的作用机制可推广至皮炎湿疹等其他免疫炎症介导的皮肤病,为更多患者提供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