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减量提质发展阶段
钢铁企业积极求变
在8月5日至10日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钢铁周上,与会人士认为,钢铁需求的高速增长已成过往,全球钢铁需求进入一个增长放缓、甚至局部下降的新阶段。
面对“减量时代”的挑战,钢铁企业积极求变,亮出各自的应对之策。企业纷纷摒弃单纯追求规模增长的旧思维,将目光聚焦产品的高附加值、差异化发展,并致力于从钢材供应商,升级为金属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以质取胜、数智化推进企业精益高效发展的转型升级大幕,已在全球钢铁业拉开。
钢铁行业需求增长显著放缓
世界钢铁协会总干事埃德温·巴松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首届中国国际钢铁周的主题大会)上介绍,2020年至2024年,全球钢铁需求复合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43%、3.72%、-3.28%、0.48%和-0.74%。多家机构预计,未来30年全球粗钢产量将保持年均增速约1%的温和增长,到2050年全球粗钢产量将达22亿吨至24亿吨。
埃德温·巴松介绍,中国的钢铁需求在全球的占比从2020年起呈减少趋势,预计2025年中国钢铁需求占到全球的48.2%,2026年占比将降为47.2%。
宝武集团董事长胡望明在大会上表示,基于发达经济体工业化、城镇化与钢铁消费规律,中国钢铁生产和消费已达峰值区域。2024年我国粗钢产量为10.05亿吨,同比下降1.7%;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为8.92亿吨,同比下降4.4%。
在需求增长放缓、进入减量时代的同时,当前钢铁行业对于发展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建龙集团董事长、总裁张志祥说,未来全球钢铁工业在产量布局、产品结构、绿色低碳等方面将出现较大变化。产品结构将逐步向高端化发展,工业用钢、建筑用钢对高性能、高强度要求持续提高,工业用钢需求量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钢企定位发生转变
行业变局下,从供应钢材到提供金属材料解决方案,成为许多企业的应对之策。
河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键表示,集团推进产品创新迭代,加快推动钢铁产品由“原料级”向“材料级”转变,有300多个品种填补国内、国际市场空白。近年来,河钢研发投入年均增长25%以上,研发投入强度由过去的不到2%跃升至目前的近4%。
胡望明表示,宝武集团强化需求牵引,不断推出轻量、长寿、高效的钢铁及轻金属材料综合解决方案。
埃德温·巴松建议,钢铁企业可开发建筑、汽车和能源领域的钢铁需求,以轻量化、高强度和低碳足迹等性能争取市场,提供多元化的材料解决方案,与建筑、电动汽车、能源的供应商合作开发产品。
推动产品差异化、高端化发展
日本铁钢连盟常务理事山下隆也表示,为应对需求减少和用钢结构的变化,日本企业采取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减少产能等举措。一些大型企业则通过精简生产、改善运营效率等方式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张志祥表示,建龙集团未来将持续走差异化、高端化发展道路,继续深耕马来西亚基地,加强与当地合作伙伴协同。同时,建龙集团将继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在做好长流程产品、工艺绿色低碳转型的同时,推进直接还原、熔融还原等氢冶金工艺研究应用。
在埃德温·巴松看来,未来钢企的竞争力将取决于企业低成本获取原材料和能源的能力,以及生产设施的高能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