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1 13:57:41 股吧网页版
【财经分析】巴西债务攀升叠加关税冲击 高利率与刚性支出锁死财政空间
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圣保罗8月11日电 巴西财政部最新发布的《财政预测报告》显示,联邦政府债务正逼近不可持续水平,预计2028年将达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84.3%,高于去年底预测的81.8%。此前预期债务将在2027年见顶后回落,但最新数据表明,峰值被推迟至2028年且绝对水平抬升。

  在高利率、刚性支出和外部冲击交织的背景下,巴西财政结构性失衡风险进一步加剧。多位经济学家警告,若不尽快推进结构性改革,巴西可能在数年内面临深度财政重组的迫切挑战。

  债务压力持续攀升财政前景趋紧

  巴西财政部数据显示,2025年巴西政府债务占GDP比重将升至79%,高于2024年的76.5%。

  巴西知名商学院IBMEC巴西国家学院院长雷吉纳尔多·诺盖拉(Reginaldo Nogueira)直言,债务增长“已经失控”,巴西正失去逆转趋势的时间窗口。“在巴西央行将基准利率维持在15%的背景下,2025年巴西实际利率高达9.76%,为全球第二,仅次于土耳其的10.88%,使巴西企业融资成本长期高企。”

  评级机构的态度同样反映了市场担忧。穆迪在2025年5月已将巴西信用评级展望从“积极”下调至“稳定”,理由包括改革进展缓慢、支出刚性与偿债压力。

  巴西参议院财政独立机构(IFI)6月发布的《财政跟踪报告》中更给出悲观预测——到2035年,巴西债务可能升至GDP的124.9%。IFI执行董事马科斯·佩斯塔纳(Marcos Pestana)警告,按现行趋势,2027年将出现“绝对财政挤压”,届时预算中的全部可用收入都将被强制性支出吞噬,没有自由裁量空间。

  高利率与刚性支出陷入“财政恶性循环”

  巴西财政部将债务前景恶化归因于利率、汇率和通胀预期全面上调。

  目前,巴西基准利率已连续上调7次至15%。2024年巴西通胀率为4.83%。巴西央行最新报告预测2025年通胀预期为5.07%。

  XP投资公司经济学家蒂亚戈·斯巴德洛托(Tiago Sbardelotto)认为,高利率推高债务负担,但更深层的症结在于财政预算制度的高度僵化——法律规定的社保、退休金、医疗和教育拨款等强制性支出增长速度快于可支配收入。

  即便政府设定2025年实现零初级赤字的目标,仍允许赤字在310亿雷亚尔(约占GDP的0.25%)以内浮动,且部分债务(如452亿雷亚尔的司法欠款支付)被排除在考核之外。

  佩斯塔纳强调,这种模式会形成“财政恶性循环”:高赤字推升利率,高利率增加债务负担和名义赤字,反过来又迫使政府举债更多,顺利解决该困境的难度极高。

  “巴西的预算日益僵化,强制性支出超过了可用收入。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全球范围内尚无先例。”佩斯塔纳说。

  外部冲击加剧挑战改革空间有限

  在债务压力攀升之际,美国近期对巴西部分产品征收高达50%的关税,为巴西经济前景增添不确定性。

  巴西财政部经济政策秘书吉列尔梅·梅洛(Guilherme Mello)表示,政府已制定应急方案,针对受冲击行业提供差异化信贷支持,并辅以国内销售支持等有限干预措施,不打算依赖大规模财政补贴。

  巴西副总统阿尔克明透露,巴西总统卢拉已批准关税应急方案,具体细节将于近日公布。梅洛预计,美国关税对巴西经济增长、就业、通胀的影响将“总体可控”,主要风险集中在部分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的行业。

  巴西财政部数据显示,2024年联邦税收创下2.7万亿雷亚尔新高,同比增长9.5%。但是,2025年巴西政府依然在尝试扩大税源。巴西财政部长费尔南多·阿达(Fernando Haddad)此前试图通过提高金融交易税(IOF)等方式提高财政收入,但是遭到业界和国会反对。

  诺盖拉认为,巴西财政困境的核心问题仍在于支出失控。“过去两年证明,单靠收入增长无法实现财政平衡”。巴西专家建议削减支出应优先冻结福利实际增幅、严格公务员工资上限、精简税收减免,每年合计可节省近600亿雷亚尔。

  IFI测算,要在当前条件下稳定债务,需要实现占GDP2.1%的初级盈余,并假设利率降至4%-5%、经济年均增速2.2%。

  佩斯塔纳预判,若缺乏改革,2027年新一任总统将不得不面对涵盖支出改革、预算灵活化和债务管理的“深度财政重组”。高利率与刚性支出已让巴西财政陷入结构性困境,美国关税冲击则成为一场“压力测试”。

  业内人士分析,从最新财政数据与市场预测情况看,巴西债务结构性风险已不仅是技术性问题,而是制约宏观经济稳定和增长潜力的核心挑战。高利率、支出刚性和改革滞缓构成债务螺旋,若未来两至三年内未能推进系统性改革,债务占GDP比重或将突破国际投资者普遍视为不可持续的红线。

  正如佩斯塔纳所言,“这不仅是数字游戏,而是财政主权与经济韧性的存亡考验”。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