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备受瞩目的CMG世界人工智能机器人技能大赛上,景业智能正式发布AI新品机器人“胡狼二号”。

这是景业智能放出的重要AI动作,与众多需要工程师手持遥控器全面护航的机器人不同,胡狼二号展示了其远程毫米级精细遥操控。当空间的阻隔与距离的鸿沟不再成为羁绊,便能在无形的连接中,实现“隔空决胜”的突破。
据介绍,胡狼二号由远程遥操作驾驶舱、特种双臂作业机器人和智能VR头盔组成,搭载环境安全检测系统、双机械臂远程遥操作平台、AI+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可实现各种特殊复杂环境下的自主巡检、应急响应与精准检修作业。
目前,胡狼二号系列机器人具备商业化应用条件。
▍锚定核工业应急、排爆拆弹等高危场景
从应用场景来看,胡狼二号针对人类不可达、不敢达的特殊作业场景,专为核工业应急、排爆拆弹等高危场景打造,当前已稳定应用于放射性作业场景。
能从容应对各类特殊场景,离不开景业智能推出的超远距离精准操控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三大技术突破,直击远程遥控核心痛点难点,重新定义远程操控,是全球极少数超越人类神经感知极限的超低延时AI机器人解决方案。
传统无人装备的操控受限于视距内通信,主要依赖单一的图传系统,这使得其操控范围和实时性大打折扣。而景业智能的 “胡狼二号” 基于全球首发的全自研HaptiVision系统,成功突破了这一局限。
景业智能的远程精准操控依赖两大关键环节,一个是指令的高效传输,以确保操控信号即时送达;另一个是环境感知的实时回传,以实现触觉与视觉数据的同步反馈。据了解,HaptiVision基于公网通信,整合视觉与触觉双重感知,实现端到端30毫秒超低延时交互,比人类神经感知极限(约50ms)快20ms,使远程操控达到近乎现场操作的实时性。
景业智能机器人研发团队表示,远程精准操控的关键在于指令的高效传输以及环境感知的实时回传。传统纯视觉方案由于存在高延迟问题,容易导致操控滞后,主从不同步,严重影响作业的准确性和效率。而HaptiVision系统通过自研视触融合技术,即使在极端环境下,也能保障双向交互的可靠性。
▍HaptiVision重塑远程操控底层逻辑
HaptiVision的另一突破在于其多模态数据处理能力。该系统可同步整合视频、音频、激光雷达、图像及文本等多源信息,并嵌入HaptiVision多模态大模型,一方面实现关键信息智能提取,从而实现动态环境语义理解;另一方面,打通“”传输即处理管道,进一步减少数据冗余,提升响应速度。
同时,通过边端协同AI赋能,机器人能够进行本地化智能决策,如在遇到障碍物时自动进行防碰撞处理和路径重规划 ,确保在低延时的同时保障数据安全,使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能够更加智能、自主地完成任务。
景业智能机器人研发团队表示,他们并非是对既有技术进行简单优化,而是彻底重塑了远程操控的底层逻辑。
据上述人员介绍,HaptiVision系统打破了物理距离对感官的限制,将人类智能与机器执行无缝融合。以往的远程操控更多是单向指令的传达,机器人只是被动地执行人类发出的命令,缺乏实时的反馈和互动。而 “胡狼二号” 实现了双向感知协同,操作人员不仅可以向机器人发送指令,还能实时感受到机器人在作业环境中的各种感知信息,就如同机器人成为了人类感官的延伸。
▍深耕“AI+具身智能” 加码布局机器人产业
基于在核工业领域深厚的工程应用技术积淀,景业智能正依托其“AI+具身智能”技术的突破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加速推进技术创新与产品应用。目前,其检维修遥操作技术已在核工业、军工及核聚变领域实现商用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景业智能已与云深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携手研发面向核工业等行业新一代特种机器人。该公司内部已完成四足和人形机器人的研发立项,并制定了研发规划。校企合作方面,在具身智能领域,景业智能与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水平研发团队的交流合作。
除此之外,景业智能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为后续技术突破储备动能。2024年全年,该公司核工业智能装备系统收入占比79.2%,保持主导地位,全年研发支出3041.68万元,占营收比重11.03%;2025年第一季度,景业智能研发投入794.12万元,占比36.93%,进一步延续高强度研发策略。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景业智能已拥有知识产权320项,其中发明专利107项,实用新型专利140项,软件著作权72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
景业智能将在“AI+具身智能”领域推出多款新产品,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实现盈利。该公司董事长来建良曾表示,“机器人的工业应用场景会有较快切入机会,一方面要挑选好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要将公司核技术嫁接到机器人中。”
GGII数据显示,2024-2030年中国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从220.32亿元增至657.87亿元(CAGR 20%),其中特种领域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从3.08亿元增至46.05亿元(CAGR 56.96%)。
市场普遍认为,核工业产业链恢复、军工订单放量及民用核技术应用(如核药装备)将成为主要增长点。预计2025年特种机器人业务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人形机器人产品有望在年内定型并开启商业化。
景业智能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AI+具身智能”战略,以创新为驱动,助力机器人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