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上市支付公司拉卡拉的一份公告引发市场关注。8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拉卡拉表示,根据公司的战略规划和经营发展需要,为进一步优化公司资产结构、聚焦核心业务,公司拟分别将所持广州拉卡拉普惠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的100%股权、广州润信商业保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润信保理”)的100%股权转让给广州众赢维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众赢维融”);将所持西藏弘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100%股权转让给西藏考拉金科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考拉金科”)。

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3家标的公司均为亏损状态,合计营收7173万元,净亏损5914万元。其中,润信保理2024年底净利润-4670万元,亏损最多,2025年5月底资产总额46766万元,负债总额29944万元。
根据拉卡拉公告,交易完成后标的公司将不再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不过整体来看,上述3家公司资产负债、盈利规模占上市公司比重较小,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31日三公司合计营业收入占上市公司总营收比例为1%。拉卡拉也指出,本次交易对公司资产、负债、营业收入及利润等指标不具有重大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拉卡拉并非将3家子公司完全“卖出”,这是一笔关联交易。拉卡拉关联自然人孙陶然、李蓬同时担任考拉金科董事,考拉金科持有广州众赢维融100%股权,故考拉金科与广州众赢维融属于拉卡拉的关联法人。
对于该交易的目的,拉卡拉强调,旨在降低金融风险敞口,聚焦主业,集中资源投入核心支付业务。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本次交易金额预计合计3.51亿元,也代表着拉卡拉或将“回笼”超3亿元资金。
在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看来,拉卡拉此举也可能考虑港股上市的合规性要求。当前,其正处于港股IPO阶段,毕竟融资担保和商业保理等类金融业务存在显著合规性风险,包括杠杆超限、资金挪用、抵押物瑕疵或合同要素缺失等,而且此类业务风险敞口大、资金链条脆弱,易受宏观经济波动及政策趋严冲击,持续运营会拖累主业现金流与资源效率。
针对拉卡拉转让子公司动作的更多意图,北京商报记者向拉卡拉方面进行采访,截至发稿暂未获回复。
事实上,此前,银联商务已有通过股权转让或业务合并等方式持续清退旗下类金融牌照的先例。此外,在2024年7月,翼支付运营主体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曾一次性挂牌转让旗下重庆众安小额贷款有限公司41.1765%股权、甜橙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和天津天翼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的100%股权,聚焦电信集团生态内的支付和消费分期主业。
不过二者与拉卡拉情况有所差异,主要是为响应“退金令”政策,即各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对服务主业实业效果较小、风险外溢性较大的金融机构原则上不予参股和增持。
尽管相应动作背景不同,但“聚焦主业”的战略规划相似,从效果来看则是实现了“甩包袱”。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对于头部支付机构来说,这些类金融业务不论对其主业,还是对于服务实体经济所产生的作用均较小。此外,在互联网贷款及助贷业务管理不断强化的大环境之下,此类机构也面临着行业洗牌,主动剥离此类业务能够响应监管精神,同时也能够防范对上市主体品牌声誉方面的影响。
从业绩来看,2025年一季度,拉卡拉营业收入12.99亿元,同比减少13.01%;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下降51.71%。在普遍“萎缩”的支付行业内,作为龙头的拉卡拉也难逃增长困局。而此次剥离非核心金融资产对于拉卡拉来说,对业绩提升作用可能较小,但影响或将长期显现。
王蓬博指出,虽然线下收单市场目前增速已经到顶,但支付行业的金融基础设施地位没有改变,这是一门有着长期刚需的生意,拉卡拉净利润下滑根本原因在于特殊场景市场需求受到银行贷款利率降低等影响。可以看到,许多收单机构如今都在大力发展支付科技并拓展企业数字化服务场景,踊跃参与跨境支付市场以开拓第二业务增长极。建议各支付机构特别是线下收单机构找到合适的路径,且应把合规的重要性提到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