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调整期,市场信心显得尤为重要。此时,又有房企推出“保价”行动。
近日,有广州市属国企推出“保价”行动,承诺对旗下广州的7个楼盘指定房源“保价到年底,买贵补差价”。若购房者发现买贵,可申请按对应价差的同等价值补偿。
一般来说,所谓“降价补差价”,即房企承诺楼盘新房若在客户购房后降价,将以降价后的低价为标准,向客户退回差价。前几年,在楼市成交量持续低迷下,有的房企为快速回笼现金,也出现“保价回购”等承诺,反映出当时房企对回收资金的考量明显重于利润。
从提振购房者信心来看,保价意味着将降低楼价波动风险。从企业层面看,保价是房企大胆且务实的尝试,说明房企对自身品质和资金有信心,从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一般来说,在一个区域内,几家同时在售的项目互为竞品,这种市场环境下,率先降价的有可能就先跑量,把区域内有购房意向的客户都吸走,剩下的几个项目非常难做,不降价就难以去化,跟风降价又会让市场氛围变得更差,从而导致恶性循环。”有房企的营销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也道出目前开发商遇到的“价格难题”。
从本质上来看,保价是房企一种营销策略,用以消除部分购房者的疑虑,房企或为打消购房者疑虑才出此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房地产行业的自律。过去,部分区域的确存在房企恶性竞争、无序降价的现象。
不过,即便是同一个小区,不同楼层不同朝向的价格都不同。此外,“买贵”的参照是什么?此前,全国各地也有部分项目采取过保价措施,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争议。有购房者表示,有些保价楼盘其实还是降价了,只是房企不承认,购房者也很难拿出证据证明房子降价。
所以,保价在操作上的许多细则还有待思考和完善。如果保价能落到实处,能引导市场从价格无序竞争向品质、服务等多元竞争转变,这或许就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