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A股市场科技股行情表现不俗,其中科创板成为此轮科技股上涨的核心载体。
截至2025年8月11日,科创综指年内涨幅达22.51%,领先于沪深300、上证50、创业板指数等宽基指数。科创综指、科创100、科创成长等指数在近期创出去年“9·24”以来的新高点,科创AI、科创芯片指数自“9·24”以来累计涨幅分别为109.25%和95.98%。
有机构人士认为,科创板“硬科技”企业的行业定位与高成长潜力,为此轮科技股上扬行情提供了重要支撑。以AI领域为例,随着国产大模型DeepSeek取得颠覆性突破,带动AI资本支出显著增长,国产算力芯片、光芯片、软件应用等细分领域呈现高景气度,估值提升。
另外,科创板创新药企的股价表现也成为今年科技股行情中的一大亮点。根据Wind数据,今年以来至8月11日,科创新药指数累计涨幅达到75.19%,是上证生物医药指数年内涨幅的3倍多。
上述机构人士称,科创板创新药企扎实的研发管线储备、行业首创性的技术突破以及里程碑式的出海授权交易,验证了中国创新药的临床竞争力,催化了市场对创新药产业投资价值的认知与共识。
在业内看来,今年科创板相关指数的上行行情,意味着资本市场“科特估”逻辑逐步深化,“改革、创新、出海、并购”多线并进发展,为科技资产定价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估值锚。
其中,在科创板开板六周年之际,科创板“1+6”改革举措出台,设置科创成长层,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上市,也为投资者带来了更多投资标的。
当前已进入科创成长层的32家企业,7月日均换手率均值较2024年的均值提升约54%,高于非成长层公司的提升幅度。
此外,今年发布的多条科创板指数契合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特征,成为投资者锚定科技创新风口、抢占产业升级先机的重要投资渠道。
例如,科创综指作为首只全面刻画科创板生态的指数,覆盖了科技产业链的多个关键环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科技创新产业的整体发展脉络;科创民企指数、科创板专精特新指数的推出,则考虑了科创板民营企业占比超七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六成的特点。
目前,科创板指数已达32条,构建起覆盖宽基、行业主题、策略的多层次产品矩阵,吸引约200万投资者参与配置;超80只境内科创板ETF上市,总规模超过2500亿元,科创板已成为A股指数化投资比例最高的板块。
其中,自2024年“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科创板新增57只科创板ETF上市,较政策发布前数量增加近两倍,基金产品规模涨幅超60%。
据了解,近年来,中长期投资者对科创板ETF的配置力度大幅提升,截至2025年6月底,合计配置规模已超400亿元;其中,保险和企业年金的持仓占比增长尤为迅速。从标的看,中长期投资者对跟踪科创50指数的ETF配置意愿较强,持仓市值和持仓户数已连续五年实现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