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香港8月11日电 题:暑期香港掀旅游热盛事带旺消费活力
新华社记者王昕怡
盛夏暑期,大批内地旅客涌入香港,街巷间人流如织。香港特区政府入境处数据显示,除受“黑雨”天气影响的几天外,近几周每逢周末,访港内地旅客人次均显著攀升。
刚刚过去的周末,这份热度更是有增无减。9日,经各口岸入境香港的内地旅客近20.5万人次,创下自今年5月2日以来新高;10日,到访的内地游客仍有近17.7万人次。维港摩天轮、太平山顶、中环街头、旺角市集……热门景点人头攒动,高峰期不少打卡点、网红餐饮场所前排起长龙。
10日的维港两岸,湾仔与尖沙咀海滨聚满了追拍晚霞、等候夜景的内地游客。不少人选择搭乘天星小轮往返两岸,从午后到傍晚,候船的队伍熙熙攘攘。记者看到,星光大道上游人如织,大家或举着手机,或架起相机脚架,不约而同地朝着晚霞褪去的方向定格美好。傍晚时分,部分路段已启动分流措施,保障通行顺畅。
周末早上,莲塘/香园围口岸便聚集了大批乘坐旅游大巴而来,等候过关的内地旅行团。10日傍晚7时30分,记者和朋友在尖东站搭乘港铁时,等到第二趟才顺利挤上车。
这场赴港热潮,离不开一场场精彩盛事的“加持”。国际知名歌手轮番登场香港体育馆、亚洲国际博览馆开唱,场场爆满;尖沙咀码头的人气动漫主题展览,更是排满了拍照打卡的年轻人,附近的茶餐厅、糖水店、小吃档口也成为游客的热衷之地。
暑期的香港,堪称“盛事大观园”。7月底,“香港足球盛会2025”在启德体育园圆满落幕;8月,香港贸发局美食博览、PPA亚洲职业匹克球巡回赛香港公开赛等活动即将登场。自3月启用以来,香港启德体育园主场馆已举办27场活动,吸引逾百万观众入场。
文旅市场的亮眼表现,正有力助推消费回暖。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访港旅客约2400万人次,同比上升12%,其中内地旅客约1780万人次,同比增加一成;5月零售业总销货价值临时估计为313.2亿港元,同比上升2.4%,优于市场预期。
工作日的铜锣湾,一家人气糖水店过了晚上8点半,店外仍排着长队。不大的店内挤满了食客,其中不乏内地和外国游客,一同感受夜香港的“糖水文化”。店员穿梭忙碌,用熟练的普通话应答游客。店里有大众点评团购、小红书收藏打卡等最新优惠活动,还支持多种移动支付方式。10日晚8点后,九龙油尖旺区的一家泰国餐厅依旧座无虚席。老板在食客间周转,粤语、普通话、英语切换自如。
“这是我们第三次来香港了,以前基本就是去市区漫步,这次的主题是行山和看展。”来自重庆的“95后”杨小姐表示,天气很热,但是晴天拍照非常出片,行山的路上遇到了不少内地游客。
香港旅游促进会总干事崔定邦表示,今年暑期香港旅游的最大亮点是文旅节目,比如演唱会比去年更丰富、各类文化IP接连登场、旅游业界还与巴士公司跨界合作推出项目等,品类丰富的香港盛事活动吸引越来越多游客。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近期多项盛事为社会增添了热闹气氛,大批参与活动的市民和旅客不仅带动了消费,更向海内外展示了香港“盛事之都”的活力形象,为旅游业注入新动能。目前,本地旅游、零售、餐饮业界正积极创新求变,特区政府与公营机构、商界也协同配合,努力将盛事活动带来的人流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