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超40只权益类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为正
据Wind数据,截至8月3日,由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公募权益类理财产品存续产品共46只。按年化收益率统计,其中43只产品收益率为正,占比达九成,17只产品的年化收益率突破10%。
资本市场回暖,叠加宏观政策提振市场信心,今年上半年,权益类资产估值修复显著。业内人士认为,国内低利率市场环境与高质量发展宏观背景的双重作用下,未来居民或加大对权益资产配置的比例。
权益类理财业绩迎来爆发期
具体来看,43只取得正收益的权益类理财产品中,17只产品的年化收益率突破了10%,占比接近四成。
从管理机构来看,其中5只为华夏理财旗下产品,4只为光大理财旗下产品,3只为宁银理财产品,3只为招银理财产品,剩余2只为信银理财产品。
据南财理财通数据,受益于股市行情明显回暖,存续权益类理财产品成为今年理财市场上的“黑马”,今年以来该类产品的平均单位净值增长率为5.82%。不过,此类产品兼具高收益与高波动并行的特性。
固收类和混合型理财产品收益表现情况较为接近,今年上半年,两者平均单位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26%、1.56%。固收理财产品收益逊色于混合型理财,但拥有较强的稳健性,平均最大回撤仅为0.19%,混合类产品上半年平均最大回撤则为1.26%。
政策利好下市场加大权益理财布局
对于权益理财产品的亮眼表现,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称,近期权益类理财产品收益率显著提升,主要得益于资本市场回暖,叠加宏观政策提振市场信心,推动权益资产估值修复。
2025年1月,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为银行理财参与资本市场提供了政策支持。此前,银行理财在权益类资产配置方面受到一定限制,但新规实施后,理财资金可通过参与IPO、定增、ETF等多种方式布局权益市场,也为权益类资产配置打开了新的空间。
“今年上半年,在市场情绪边际改善的背景下,投资者对中高风险资产的接受度也有所提升,为此很多理财公司也顺势愿意加大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以满足客户对收益提升的需求。”一位股份制银行理财公司相关业务人士也对记者表示,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各家理财公司普遍面临“资产荒”,也倒逼理财公司加大资产多元化配置。
尽管今年以来权益类理财产品收益不俗,但其规模并未显著增长。
近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 年上)》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从类型结构看,固定收益类产品以29.81万亿元的规模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混合类、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规模分别为0.77万亿元、0.07万亿元和0.02万亿元,权益类产品占比仍处低位。
不过,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在国内低利率市场环境与高质量发展宏观背景的双重作用下,国内投资者对债券类资产的偏好将随着收益中枢下降而减弱,加大权益资产配置比例将成为未来居民资产配置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