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6%,降幅与上月相同;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为3月份以来环比降幅首次收窄。
作为制造业大国,PPI不仅反映了一定时期内我国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幅度和变化趋势,更是衡量工业经济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由于我国CPI(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构成中,农产品占比较大,因此,PPI更能确切反映我国经济内生式增长的质量。从PPI指标的一些细分行业领涨情况,可以有效窥视先进制造业发展对整个制造业的引领作用,从而分析宏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可持续性。
7月份的PPI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环比情况出现了好转,二是部分科技含量高的先进制造业出厂价格出现了上涨。
比如,飞机制造价格上涨3.0%,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格上涨1.6%,微波通信设备价格上涨0.9%,服务器价格上涨0.6%。这些要么是产业转型升级带动的相关行业,要么就直接属于前沿科技产业。
未来全球的竞争其实就是“硬产业”的竞争,什么叫“硬产业”?核心就是先进制造业。
美国的科技实力之所以能稳居金字塔塔尖,靠的就是很多“硬产业”龙头企业发挥的引领作用,如微软、苹果、英特尔、英伟达、AMD等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吸引着全球资本的目光,推动纳斯达克指数不断创出新高。而且,美国政府还谋求让制造业回流,实现“硬产业”的全产业链布局。
由此可见,科技含量高的先进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也是未来国与国之间经济实力比拼的制高点。
从另一个角度看,PPI数据回暖是我国“反内卷”初见成效的一个标志。
近年来,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国内一些制造业细分行业出现“内卷式”竞争,典型如光伏、汽车和风电等领域。其中,汽车行业由于“内卷式”竞争,利润率降至5%。光伏几乎出现全行业亏损。
“反内卷”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法律法规、行业自律和经营主体共同发力,破除低效和同质化竞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7月,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价格环比降幅已经收窄0.8个百分点,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各环节价格均出现明显回升。其中,N型复投料价格环比6月底上涨36%,颗粒硅价格上涨31.3%?。
随着“反内卷”行动的深入,产值大的汽车、光伏等行业价格预计后期会逐步回升,对于PPI企稳回暖有很大的助力。如果再叠加新消费需求带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价格温和上涨,对于整个制造业的利润提升将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价格起来了,利润也会跟着起来,反过来又会刺激资金投资再生产,从而带动宏观经济整体的良性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