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山西三立期货成功完成DCE X-One信创主用交易系统的全面上线工作,成为国内期货行业首家采用全栈信创技术作为主席主用交易系统的期货机构。此次升级不仅标志着国内期货行业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体现了对国家信创战略的积极践行,为后续期货行业技术升级提供了示范样本。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即信创)产业发展,强调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性。2022年,国务院国资委79号文明确要求,到2027年央企国企全面完成信创替代。金融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我国“2+8+N”信创体系中占据关键地位,其信息系统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在此背景下,作为民营企业的山西三立期货积极响应国家信创战略及国务院国资委79号文要求,此次上线的DCE X-One系统从服务器硬件到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关键组件均实现国产化,构建起一套完整、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有效降低了对外部技术的依赖,为行业信创转型探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山西三立期货董事长李旭告诉记者,本次系统切换工作于今年7月22日正式启动,至8月8日顺利完成对原恒生系统内客户的分批次迁移。在整个切换过程中,公司始终严格执行“业务不停摆、服务不中断”的原则,确保所有客户都能正常交易和办理业务。
对交易者而言,切换至新系统不仅操作简便,交易体验和便利度也得到进一步提升。一方面,恒生系统和X-One系统实现了交易密码和资金密码的同步,操作流程得以简化;另一方面,山西三立期货为客户提供了包括DCE财讯通、同花顺期货通、文华随身行等在内的11款支持X-One系统的交易客户端,交易者可根据自身需求和使用习惯选择。此外,客户迁移至X-One系统时,仅需要进行登录验证测试,原有持仓不受影响,实现了无缝对接。
“为确保系统切换平稳顺利过渡,我们制订了详细的切换计划,以近一年交易时长为维度,将客户分为活跃客户和非活跃客户两大类,选择市场影响最小的时间段,分批次将客户逐步迁移至信创版主用柜台系统。”山西三立期货技术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针对实际切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也制定了完善的应急处置流程,明确责任划分,各部门协同作战,确保出现问题后能够快速恢复公司生产业务,保障客户正常交易。
金融机构开展信创建设,技术保障是关键所在。据悉,DCE X-One信创主用交易系统是期货行业首个全栈信创主席主用交易系统,由大商所旗下大连飞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大连飞创)自主研发,深度融合自主可控软硬件生态,基于DCE交易7.0核心底层技术,实现了从芯片、操作系统到数据库的全栈国产化适配,具备高安全、高性能、低时延、高并发等优势。大连飞创相关负责人表示:“数据显示,信创系统往返时延RTT小于200微秒,较非信创系统峰值吞吐量提升24%,结算时长减少了38%,且系统运维便捷,风险及时预警,功能迭代灵活,接口开放业务扩展性强。”
系统切换的成功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完美落地,更直接反映在客户体验的显著提升上。一位机构客户向记者分享道:“系统切换期间,山西三立期货为我们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手册和7×24小时的配套技术监控,交易并未受到影响。切换至新系统后,交易指令执行流畅,无卡顿或崩溃现象,即便在行情高波动时段,系统也依旧表现良好,让我们能够安心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山西三立期货此次率先采用全栈信创交易系统,不只是一次简单的技术升级,更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行业示范。在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金融机构核心系统的自主可控已成大势所趋。后续随着DCE X-One系统的成功落地,预计将有更多金融机构跟进,共同推动金融行业信创生态的进一步完善。
展望未来,李旭告诉记者,山西三立期货将与大连飞创持续深化合作,依托信创版主席柜台投产优势,探索和研究更多应用场景。同时,不断优化交易客户端适配性,提供更多全栈信创解决方案,推动周边配套软件转型升级,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致力于为客户构建安全合规、高效自主的期货服务生态,进一步助力期货行业在数字化浪潮中稳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