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8月12日电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科技创新债发行扩容热度有望延续
今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公告发布后,科技创新债市场快速扩容,发行只数、发行规模较去年同期激增,政策落地效果显著。专家表示,科技创新债有望迎来更多供给,还需从推动债券条款创新、丰富增信措施等方面入手,提升投资者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债的认可度,提高发债成功率。
·融资余额逼近2万亿元流动性驱动A股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
在流动性的驱动下,近期,A股市场持续走强。截至8月8日,A股两融余额报20095.16亿元,融资余额报19953.59亿元,上周融资余额增加超290亿元。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市场流动性充裕,风险偏好显著改善,有望推动A股继续向好。短期在半年报密集披露期下市场波动或加大,但下行空间相对有限。
·期现价差拉大机构称金价中期上行趋势不改
近期,国际金价再度成为全球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受宏观环境、政策预期等因素影响,COMEX黄金期货价格屡创新高,伦敦金现货价格则在高位震荡,期现价差明显拉大。业内人士表示,中期金价走势仍取决于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或在短期调整后维持上行趋势。
上海证券报
·具身智能应用场景“遍地开花” 业内预计2026年或为量产元年
当下,人形机器人正加速演进并持续迭代升级,突破实验室环境限制,大量向现实场景渗透,展现出规模化应用的巨大潜力。在近日召开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记者采访多位企业高管、行业专家及投资人士获悉,受技术进步、政策驱动、资本热潮等多重因素影响,具身智能商业化步伐显著加快,目前产业发展正处于应用场景探索阶段,硬件成本呈现下降趋势,模型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业内人士预计,2026年或为量产交付元年。
·各有各的理由多家上市公司回购延期
A股市场“回购热”仍在继续。数据显示,以公告日期为统计口径,7月以来有近400家A股公司披露回购实施进展,涉及金额超600亿元。在实施回购的公司中,超六成获得了回购专项贷款的支持。不过,据记者统计,今年以来至少已有17家A股公司宣布延长回购实施期限,仅7月以来就有8家公司加入这一行列。从延期理由来看,资金分配受限与股价波动影响是主要因素。不过,部分公司存在“踩点”回购或涉嫌违规操作,引发市场对回购规范性的关注。
·辅行、陪伴、理疗 机器人打开养老产业“想象空间”
8月8日至12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众多机器人集中亮相。其中,一些机器人从辅助行走、康复训练到陪伴照料、理疗护理,全方位展现了智慧养老的多元场景与美好前景,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提供了新思路。
证券时报
·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2倍
8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9.1万辆和259.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4.7%。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速超过车市总体,同比分别增长26.3%和27.4%。此外,7月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亮眼,共出口22.5万辆,环比增长10%,同比增长1.2倍。
·八月以来海外机构调研二十六股重点关注两大行业
8月以来共有26只个股获得海外机构调研,其中华明装备、百济神州-U、杰瑞股份、九号公司-WD均获10家以上海外机构调研,分别为68家、43家、15家、11家。从调研内容来看,海外机构较为关心上市公司在海外市场的布局情况。华明装备在调研活动中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电力设备业务直接出口与间接出口均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尽管今年上半年亚洲地区在整体收入中占比有所提升,但欧洲仍是公司海外收入占比最高的区域,且直接出口中欧洲市场占比也最大。一些欧洲大型电力公司及电网公司新的认证工作也在加快推进。
·境外央行类机构参与银行间债市投资更便利了
8月11日,中央结算公司公告,为落实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要求,进一步简化境外央行类机构入市投资流程,中央结算公司决定,自8月11日起不再要求境外央行类机构提供协议签署承诺书。公告表示,中央结算公司将持续加强国家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安全高效运行,深化核心服务能力,更好服务市场、服务客户。业内人士表示,此举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境外央行类机构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的便利度,提高国内债券市场的国际化水平,扩大金融市场开放。
证券日报
·44家A股公司拟中期派现超720亿元
近日,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陆续披露,多家上市公司在披露上半年业绩的同时,发布了大额分红方案。据数据统计,截至8月11日17时记者发稿,有58家上市公司发布中期分红方案,其中44家拟进行现金分红,拟现金分红金额合计超720亿元。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期分红逐渐成为新风向,这反映出上市公司对自身经营状况的自信以及对股东回报的重视。这种具备稳定性与可预期性的回报机制,将吸引更多资金流入,通过持续兑现的收益承诺筑牢市场信心。
·7月份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与上月持平
8月8日晚间,两家公司宣布退市。其中,*ST天茂发布公告称,拟以股东会决议方式主动撤回*ST天茂A股股票在深交所的上市交易;ST高鸿因财务造假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告知书,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多元化退市渠道进一步畅通,主动退市和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公司数量增多。在“应退尽退”原则下,资本市场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逐渐形成。
·多只债基恢复机构大额申购
近期,多只债券型基金陆续恢复面向机构投资者的大额申购业务。梳理发现,7月份以来截至8月11日,已有19只基金相继发布类似公告,恢复机构投资者大额申购业务,其中,债基占11只。业内人士分析称,近期多只债基相继恢复机构投资者大额申购业务,是政策面支持、市场环境改善及基金管理人策略调整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转变既反映了债市流动性的充裕与机构配置需求的持续,也体现了基金公司在风险管理与规模扩张之间的平衡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