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2 13:56:50 股吧网页版
行进中国丨鱼米之乡何以成为种业大县?
来源:人民网

  七八月份,皖南大地骄阳似火,走进产粮大县安徽南陵,随处可见一片片稻田,风吹稻浪,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稻花香味。

  “这里就是我的水稻育种基地,共有一千多种‘材料’,你们看,稻田里插着不同的标签,就是为了标记水稻的品类。”63岁的程太平如数家珍地给记者介绍着,语气中带着自豪。在当地人眼里,程太平是个名副其实的“土专家”。

  “你们将不同的稻种称之为‘材料’?为什么不叫‘品种’呢?”

  “因为它们现在还在培育和挑选阶段,品种的认定需要经过复杂的过程,我们当地都叫‘材料’。”面对记者的疑问,程太平不慌不忙解释道。

  南陵素有“芜湖米市,南陵粮仓”的美誉。它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皖南丘陵向沿江平原过渡地带,正所谓“四山一水四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这里河湖交织、水网密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南陵县适宜水稻生长。

  从以传统农耕为主的鱼米之乡到如今的种业大县,南陵是常规水稻、紫云英良种的重要繁育基地。独特的“一稻一红花”种植模式,将水稻产量推向新高,南陵县跻身安徽全省产粮大县之列。

  “农家两大宝,猪粪、红花草。”所谓的“红花草”,即指紫云英。除了水稻,南陵县还以种植紫云英闻名,弋江镇紫云英种植历史悠久,是全省紫云英种子生产第一大镇。

  有研究表明,紫云英作绿肥,能增加粮食产量5%左右,减少化肥用量30%以上,提高农产品品质,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我始终坚信绿肥对于农田来说才是最好的肥料,好种育好苗,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培育好种子可以让农民增收致富。”芜湖青弋江种业创始人汪根火长期研究紫云英品种改良。

  不仅如此,他还将女儿汪玮也带入了育种行业。从大学毕业后,汪玮就回到家乡,扎根农田,潜心育种,如今她也已经39岁了。

  “人家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觉得家门口也挺好看的。从原来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到现在的美丽乡村,山也不错,水也不错,乡村的建设也不错。”汪玮微笑着对记者说,脸上满溢着对家乡的热爱。

  紫云英作绿肥使用是养地的重要方法。多年来,汪玮和父亲大力发展紫云英产业,培育出“弋江籽”等优良品种,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周围的农民在家门口就业。

  在当地,像青弋江这样的企业不在少数。目前,南陵县共有种子生产经营企业9家,3家主要农作物经营企业,6家非农作物生产经营企业。

  南陵县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积极支持县内种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农作物品种选育工作。在科技赋能下,近年来南陵县种业发展迅速,有27个水稻品种通过了国家、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此外,南陵县还制定《紫云英种子生产技术规范》等5项标准,县内种业企业共获得国家授权专利93项。

  数据显示,2024年南陵县种子销售1450万公斤,全产业链产值达85亿元。其中,紫云英种子销售量550万公斤,占全国市场总量的35%。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是育种创新的关键。上述负责人表示,县政府围绕种业发展需求,与多所高校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进行科技攻关,着重开展优质紫云英、水稻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研究,加大科研力度,打造种业强县标杆。

  “粮安天下,种筑基石”。行走在田间地头,纵横阡陌间涌动着生机与希望。从实验室里的基因解码,到金色稻田的丰收画卷,这一粒粒种子正在为南陵的发展贡献着坚实力量。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