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8月12日电 2024年度沪深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为2.4万亿元,较2023年度增加9%。有9家上市公司2024年度现金分红金额超过500亿元,33家上市公司分红金额超过100亿元,61家上市公司分红金额超过50亿元……
日前,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度连续分红公司的数量和占比,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上升,在4445家上市满三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2447家近三年连续现金分红,数量较2023年度增长12%;在3569家上市满五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1681家近五年连续现金分红,数量较2023年度增长6%,其中210家近五年分红连续增长。
此外,上市公司持续为投资者创造可预期的收益,股债利差创近年来新高。沪深A股有466家上市公司近三年平均股息率超过3%,有133家近三年平均股息率超过5%,股息率榜单公司近三年平均股息率为6.73%,上市公司股息率已显著高于一些经济体国债收益率。2024年度沪深A股上市公司平均股利支付率39%,有1411家近五年平均股利支付率大于40%,数量较2023年度增长24%;股利支付率榜单公司近五年平均股利支付率为49%。
业内人士表示,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监管出台落地《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的决定》《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2023年修订)》等政策文件,鼓励上市公司优化分红方式,持续推动上市公司不断增强分红意识,提高分红水平。2024年发布的新“国九条”政策,也明确要求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提出了“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等新方式。政策引导之下,上市公司分红积极性显著提升,一年多次分红习惯逐步培育,分红规模逐步扩大。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向记者表示,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意愿与能力的显著提升,可以推动资本市场从“资本扩张”向“价值创造”的深层转型,带来重塑投资者信任与市场生态、倒逼企业盈利质量升级与治理优化、激活居民财富效应等影响。
“高分红企业通过稳定现金流回报打破‘重融资轻回报’惯性,吸引养老金、险资等长期资金入市。”田利辉分析说,A股平均股息率已超越部分国债收益率,可以推动价值投资理念扎根,形成“盈利—分红—估值修复”的良性循环,降低市场投机属性,增强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适配性。此外,持续分红要求企业具备稳健现金流与抗风险能力,倒逼管理层聚焦主业、提升运营效率,减少低效投资;分红转化为居民财产性收入后,可直接刺激消费,为经济转型提供内生动力。
同时,田利辉提到,投资者需警惕勿将“高分红”等同于“高成长”,应通过ESG指标引导投资者综合评估企业价值。未来监管需进一步细化分红规则,推动资本市场从“分蛋糕”走向“做蛋糕”。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在过去一年来,政策多次强调分红,对分红的次数、比例和节奏提出新要求,这是在提升公司质量的基础上,要求上市公司以更为稳定的方式回馈投资者。一系列政策的持续落地,将持续提升上市公司治理能力和水平,同时在加大分红力度的影响下,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