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行高成长产业债以来,多次与众多投资机构进行沟通交流,进一步展示了公司的战略规划、业务优势和发展前景,增强了投资者信心。”
“高成长产业债的推进发展必然是难的,但它的推进是有意义的。我们希望更多的投资者认识公司、愿意来买公司的债券。”
“高成长产业债是国内高收益固定类资产稀缺背景下管理人高度重视的一类资产,为公司挖掘产业债投资收益提供了便利。”
……
作为同时服务于产业债发展和债券市场信用分层建设的重要尝试,高成长产业债是围绕丰富可靠的信息披露、明确的投资者保护约定、畅通的投融交流、联动一二级交易多项要点联合开展的工作机制,解决“企业情况难看清、债券入库难、合理定价难、交易流动性差”的难题,从而将融资端获取合理融资与财富管理端增厚收益的需求更好结合起来。
如何助力高成长产业债投融双方畅通交流?为此,15家发行人、30家投资机构以及多家证券公司、评级机构日前在上交所举行的“促进投融交流加深投融互信”现场集中路演活动上,分享了对高成长产业债的获得感与意见建议。
记者了解到,上交所目前是搭建该机制的平台,希望引导发行人通过落实以上要点,建立更透明、诚信的发行人形象,使发行人、投资者从中获益。同时,上交所鼓励发行人通过加强信息披露、促进投融交流来增强被市场主体认知的程度,降低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成本。
上交所债券业务中心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集中路演活动作为重要的投融对接方式,覆盖面广、更加高效,可以较快地拉近发行人、投资者之间的距离,所以我们有意愿去组织这样的活动,发挥桥梁作用。更畅通的投融交流活动也能督促发行人通过更好地运作来获得市场的关注。”
无论是加强投融交流,抑或高成长产业债工作机制当中的其他要点,上交所债券业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认为,其均与高成长产业债底层的“信用即收益”理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何理解“信用即收益”?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正面的内容,发行人可以通过及时、针对性的信息披露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生产经营的信心;对于负面的事项,发行人通过公开信披明确应对举措,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体现责任担当,减少损失。投融对接交流可以帮助发行人了解投资者信息披露需求,或设置具体的投资者保护条款,促进双方实现互利共赢。”
另据上交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31日,上交所累计已有63只高成长产业债完成发行,金额达419.05亿元,涉及43家产业发行人。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高成长产业债旨在助力营造一个投融互信的市场环境,对于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责任。对于发行人来说,要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与投资者权益保护承诺,在资本市场树立诚信形象,稳定市场预期,拓宽融资渠道。对于投资者来说,要完善风险定价策略,应对投资标的与债券信息的扩容,挖掘投资收益。对于监管机构来说,要以高成长产业债为契机,提升市场各方对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债券市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