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澳大利亚降息25个基点
中国基金报记者泰勒
大家好,关注一下澳大利亚降息的消息。
澳大利亚降息25个基点
8月12日,澳大利亚央行(RBA)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3.6%,符合市场预期,这也是今年第三次降息,利率水平创下2023年4月以来新低。本轮宽松周期以来,RBA已累计降息75个基点。随着劳动力市场依旧紧张、生产率增长乏力,市场关注的焦点正转向后续降息的幅度和节奏。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声明中表示:“随着核心通胀继续回落至2%~3%目标区间中点附近,且劳动力市场状况如预期般略有放松,委员会认为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是合适的。”
消息公布后,澳元兑美元汇率下跌。

澳大利亚央行行长布洛克在当前的宽松周期中采取了较为谨慎的态度,并多次强调,由于澳洲在2022-23年加息周期中并未像其他主要经济体那样大幅提高利率,因此本轮降息幅度可能不会像全球其他央行那么大。货币市场预计,RBA的终端利率大约在3.1%。经济学家也预测,到2026年3月前还会有两次降息,将现金利率降至3.1%,随后将进入较长时间的观望期。
本次降息距离央行五周前意外按兵不动仅过去不久。当时多数投资者预期会降息,但央行选择观望。其后公布的数据表明,央行青睐的季度核心通胀指标(修正均值)降至2.7%,更接近2%~3%区间的中点。副行长安德鲁·豪泽称这一结果“非常令人欣喜”。
与此同时,数据显示,澳大利亚二季度经济增速有所回升,主要得益于家庭消费和贸易的带动。
不过,澳大利亚的劳动力市场状况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失业率在6月升至4.3%,为四年来最高,显示出一定的降温迹象。前景的不确定性还包括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政策、全球紧张局势加剧,以及中国需求放缓等因素。
在今日的《货币政策声明》中,RBA下调了澳大利亚GDP增长预期,同时预计核心通胀将在大部分预测期内维持在2%~3%区间中点附近。
根据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澳大利亚获得了最低10%的关税基准税率,但其他出口品(如医药品)可能面临额外的行业性关税。作为依赖出口的经济体,澳大利亚高度暴露在全球贸易环境中,因此任何国际经济前景的走弱都对澳洲不利。
RBA此次降息的背景是,全球多国央行正在应对美国加征关税对通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美联储今年以来一直维持利率不变,以评估关税冲击是否会引发持续的价格压力。同时,美联储“双重使命”中的另一项——美国劳动力市场——也出现了动能减弱的迹象。
近期,欧洲央行、加拿大央行以及英国央行等均已选择降息。
以下是澳大利亚央行的声明全文:
在今天的会议上,委员会决定将现金利率目标下调25个基点至3.60%。
通胀持续回落
自2022年峰值以来,通胀已大幅下降,较高的利率推动总需求和潜在供给逐步趋于平衡。二季度,经修正均值计算的年度核心通胀率降至2.7%,大体符合5月的预期。受到部分临时生活成本补贴措施影响的整体通胀率为2.1%,也与预测一致。根据预测,核心通胀将继续回落,接近2%~3%区间的中点,假设现金利率将沿着温和的宽松路径逐步下行。
前景仍存在不确定性
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依然较高。美国关税的范围和规模以及其他国家应对政策的力度略有明朗,这意味着极端情境可能会被避免,但贸易政策的变化预计仍将对全球经济活动产生不利影响,且存在家庭和企业在前景更加明朗之前推迟支出的风险。与5月的预测相同,当前预测假设这两方面的影响在一段时间内将拖累澳大利亚的经济活动和通胀。
在国内,私人需求似乎正在逐步恢复,实际家庭收入有所回升,一些金融状况指标也有所放松。
多项指标显示,劳动力市场状况依然略显紧张,尽管近几个月进一步缓解。6月失业率上升至4.3%,二季度平均为4.2%,与5月的预测一致。不过,劳动力使用不足率仍处于低位,企业调查和联络信息显示,劳动力供给对部分雇主来说依然是制约因素。剔除季度波动的影响,工资增速已从峰值回落,但生产率增长尚未改善,单位劳动力成本的增速仍然偏高。
国内经济活动和通胀的前景,既受国内因素影响,也受国际因素制约,存在不确定性。今日公布的预测显示,随着实际收入上升,家庭消费增长的复苏将得以维持。然而,一些行业的企业继续反映,需求疲软使得其难以将成本上涨转嫁到终端价格。消费增长可能略低于预期,从而拖累总需求增速并导致劳动力市场走弱。反之,如果实际收入和财富持续上升,家庭可能会选择更多消费、减少储蓄。鉴于多项先行指标的信号,劳动力市场表现也可能好于预期。
此外,近期货币政策宽松的滞后效应、企业在商品与服务供需平衡、劳动力市场状况以及持续低迷的生产率背景下,对定价和工资的反应,也存在不确定性。
维持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仍是首要任务
随着核心通胀继续回落至2%~3%区间的中点附近,且劳动力市场状况如预期般略有放松,委员会认为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是合适的。这使得今年以来现金利率已累计下调75个基点。不过,委员会对前景仍保持谨慎,尤其是在总需求和潜在供给的高度不确定性背景下。如果国际形势对澳大利亚的经济活动和通胀产生重大影响,货币政策已处于可及时应对的有利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