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港股上市公司将进入半年报密集披露期,也是市场检验指数基本面的重要窗口期。
中信证券指出“恒生科技指数25H1彭博整体盈利增速预期为12.3%,并且行业分化特征突出。互联网与软件板块因外卖补贴拖累而盈利预期显著下调;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互联网医疗及消费电子盈利预期则被显著上修,其中新能源汽车与半导体的业绩预期分歧较大,潜在弹性更高,而消费电子业绩预期的分歧相对较小且近期持续上修,景气确定性更为突出。”当前价格战的利空因素或已得到充分定价,叠加Al商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近期承压的恒生科技指数或存在一定的预期差和补涨需求。(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中信证券-《港股科技中报或存在较大弹性:2025H1业绩前瞻》-2025/7/30)
在良好的业绩预期之下,市场资金开始悄然布局,提前进场伏击。8月11日,尽管港股科技板块延续回调态势,但Wind数据显示,恒生科技ETF(513130)单日净申购份额达2.10亿份,助推恒生科技ETF(513130)最新份额超425.22亿份,刷新成立以来(2021/5/24)历史新高。资金的加仓同样带来了规模的逆势扩张,恒生科技ETF(513130)最新规模达306.67亿元,规模居同类ETF前列。(份额、规模数据来源:交易所;其他数据来源:Wind,均截至2025/8/11)
此外恒生科技ETF(513130)的流动性优势较突出,一方面支持场内T+0的交易机制允许当日买卖,提升了交易便捷性和资金利用率;另一方面恒生科技EFF(513130)年内日均成交额达48.33亿元,市场活跃度较高。(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8/11)
恒生科技ETF(513130)受资金瞩目的原因主要源于其底层资产的稀缺性,其紧密跟踪的恒生科技指数汇聚30只港股市场中的互联网及科技制造业龙头,是港股市场中具有稀缺性的资产类型之一,或可以同A股科技类指数形成差异化配置。截至2025/8/11,恒生科技指数前五大权重股为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网易-S、小米集团-W、快手-W,均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互联网及科技制造业龙头。(指数前五大成份股及数据来源:恒生指数公司,Wind,截至2025/8/11,涉及个股仅供展示指数前五大成份股,非个股推荐,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恒生科技ETF(513130)兼具规模和流动性优势,另外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8/11,恒生科技指数的市盈率为21.61,处于近五年22.22%的分位数水平;恒生科技指数成交额占恒生指数的比例为26.06%,处于2020/7/27以来47%的分位数水平。随着Al浪潮产业趋势的持续演绎,具备稀缺性的港股科技板块或仍具备空间,恒生科技ETF(513130)及其联接基金(A类015310、C类015311)有望成为布局港股科技的优质工具。
恒生科技ETF(513130)的管理人华泰柏瑞基金是境内首批ETF管理人之一,接连打造了目前A股市场规模居首的ETF——沪深300ETF(510300),同类规模居首的A500ETF华泰柏瑞(563360),以及红利低波ETF(512890)等ETF精品,保持着18年ETF零差错运营的纪录,致力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高品质的指数投资工具。
注:T+0为交易所交易机制,恒生科技ETF(513130)成立时间为2021/5/24;根据交易所数据,截至2025/8/11,沪深300ETF(510300)规模为3,842.19亿元;A500ETF华泰柏瑞(563360)规模为186.55亿元。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公司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不能预示未来收益。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风险自担。投资人在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作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