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2 16:06:12 股吧网页版
创新消费力|“车找电”变“电找车” 新能源车充电也能叫“外卖”了
来源:北京商报

  新能源车主只需在手机上一键预约,移动充电车便会如同训练有素的快递小哥,带着大功率充电设备迅速奔赴指定地点。北京商报记者日前在北京海淀、经开区等多个区域走访时发现,在新能源浪潮的推动下,“充电自由”正催生新的消费场景——移动充电车上门超充服务以“充电界外卖员”的姿态,破解了老旧小区、园区等充电桩安装困局。这种从“车找电”变“电找车”的模式,不仅重塑了新能源车充电方式,更以即需即用的便捷性重新定义了汽车生活。

  一键下单超充速达

  在北京海淀区小南庄社区,一辆通身雪白的长方体智能移动充电车格外引人注目,它就像一个贴心的“充电伙伴”,随时准备为车主提供服务。“有需要的居民可在微信群里预约,远程打开汽车充电口,物业工作人员就会操作移动充电车到车位上给车辆充电。”海淀小南庄社区书记柳春英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据介绍,这台移动充电车为直流快充设备,平均1小时就能为电车完成“续航”,每度电只需要1元,用户可以线上结算,实现了从“车找桩”到“桩找车”的转变,切实解决了新能源汽车急需充电的相关需求。

  据柳春英介绍,小南庄社区的居民院大多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还是上世纪90年代平房拆迁上楼做的变压器,设备比较老旧,电容量也有限。社区里的新能源车主曾反映想加装充电桩,但经过测算,仅能满足很少一部分车主的需求,充电缺口依然很大。考虑到社区新能源车越来越多,车主充电问题会愈发严峻,社区将问题反映给了街道,最终由海淀区城管委和街道共同对接了北京首钢城运公司,在去年10月中旬引入了移动充电车。

  据首钢城运技术研发部负责人常一龙介绍,为适应社区相对复杂的环境和路况,这台车在引入社区之前还进行了一次改造升级,增加了转向的灵活度。

  不仅是小南庄社区,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目前赛宝新能源已在北京经开区投放约60辆移动充电车,覆盖大雄郁金香舍、上海沙龙、朝林广场等社区及企业园区,累计服务超10000位车主,完成近6万次充电。

  赛宝新能源首席运营官林琳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上门超充服务旨在解决车主充电过程中的各类痛点。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快速响应车主需求,让充电变得更加轻松、高效。”

  生态互补并非竞争

  上门超充服务的出现,会不会与现有充电桩网络形成竞争关系?在亿瓦研究院创始人黄山看来,“移动充电车是补能领域的一个场景补充,主要用于应急补电和高速救援等特殊场景,可以与充电桩网络形成互补”。

  林琳解释道:“上门超充服务主要填补了现有充电桩网络的‘网络盲区’和‘应急缺口’。在一些老旧小区,由于空间有限,安装充电桩面临诸多困难,车主充电难题突出。而移动充电车可上门服务,覆盖这些家充难以触及的区域。此外,在应急场景中,如节假日服务区‘一桩难求’、车辆半路抛锚等情况,上门超充服务能够快速响应,实现即时补能,弥补公共快充‘无法移动’的短板。以节假日为例,服务区充电排队时间平均可达2—3小时,上门超充服务只需1小时就能到达现场并完成充电,大大节省了车主时间。”

  柳春英也表示认同:“对于临时有充电需求或不方便前往固定充电桩的车主来说,这种服务非常实用,能够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充电需求。引入上门超充服务后,我们社区居民的新能源车充电难题得到了明显缓解。”

  林琳则将移动补能在整体补能生态中的定位形象地比喻为“毛细血管+应急响应层”。把补能生态类比为“能源供应链体系”,公共快充站是主动脉,解决主流补能需求;家充具有私域属性,提供稳定补能;而移动超充则像毛细血管一样灵活、上门,解决“最后一公里”和突发需求。

  设备勤行民众少忧

  上门超充服务的兴起离不开技术支撑,而未来技术的不断进步将持续推动这一业态蓬勃发展,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林琳对上门超充服务的市场前景充满信心:“从需求侧来看,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不断提高,车桩比失衡问题愈发突出,移动超充可快速填补补能缺口。而且,应急需求日益常态化,催生‘即时补能’的刚需。”

  据统计,每年因充电问题导致的车辆抛锚事件超过10万起。此外,中产家庭、网约车、运营车车主对“时间成本大于金钱成本”的接受度提升,也为上门超充服务的溢价提供了空间。目前,已有超60%的网约车司机表示愿意为上门超充服务支付一定溢价。

  在技术层面,更高能量密度电池、更智能调度算法等将深刻影响上门超充服务发展。

  林琳表示:“目前,我们的移动充电车可满足20—30辆新能源车一次性充电需求,未来随着电池技术进步,这一数字有望提升至50辆以上。通过更智能调度算法,充电车调度时间可缩短30%左右。”

  在黄山看来,当前移动充电车行业发展的核心瓶颈在于成本问题,包括人工成本和自动化设备的高投入。

  对此,林琳表示,未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普及及电池行业的不断发展,移动充电车有望实现自主行驶和自动充电,进一步降低服务成本、提升服务便捷性与智能化水平。

  新能源汽车车主董延也对移动充电车服务的未来满怀期待:“希望这种服务能越来越普及,覆盖更多地区。随着技术进步,作为车主我更期盼充电速度更快、价格更亲民。”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丛虎表示,国家提倡低碳行为,倡导绿色文明,如何让更多人响应国家政策,需要配套落实一些切实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从“车找桩”到“桩找车”是数字时代智能化转型的方案,设备多跑路、民众少跑路或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