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2 19:01:10 股吧网页版
内地餐企寻路国际化:到香港,边开店边上市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去香港开店,账算得过来吗?”8月7日,在一场以内地餐饮企业出海香港为主题的高管圆桌交流会上,不少知名餐企老板抛出了这个问题。

  事实上,高额的店租和昂贵的人力支出,是餐企投资香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的难题。但即便如此,越来越多的内地餐饮企业近年来开始涌向香港开店——他们大多是希望以香港为跳板,适应境外开店,进而拥抱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香港具有稳定以及潜力无限的消费市场,同时可以作为试水跳板,协助海外企业开拓内地市场。”按照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社交媒体发布的《施政再报告》短片总结的数据,截至今年7月底,香港投资推广署已协助1333家企业在香港开设或拓展业务,引入1740亿元首年直接投资,创造逾1.9万个新增职位。餐饮企业是其中的主力。

  近年来,香港频提“借港出海”的平台IP,力图将香港打造为内地企业“走出去”和外资企业“引进来”的双向试验场。香港投资推广署旅游及款待总裁黄思敏向南方财经记者透露,投资推广署已协助超过50家餐饮及款待企业进入香港,其中30家以上来自中国内地,其他则来自韩国、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

  目前,香港现在是全球最自由经济体、世界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世界竞争力方面则位列第三。今年以来,香港股票市场表现亮眼,新股集资方面,今年上半年募集的资金接近900 亿港元,暂列全球首位。不少内地餐饮企业正是看中了香港的独特优势,用香港市场练内功,用资本市场放大价值,既通过实体店积累国际化经验,又借助港股融资杠杆实现规模化跃升。

  “南下”香港意在全球

  一年前,知名顺德品牌大榕树下董事长刘维华抱着“听一听”的想法参加了类似圆桌交流会,没想到,大榕树下餐厅一年后就出现在了香港青衣城。

  黄思敏回忆,当时参加交流会的企业或多或少都对投资香港有浓厚兴趣,只是由于信息差等原因并未落地成形,大榕树下迅速在今年7月于香港开出了首店,如今已经满月。凭借高性价比和丰富的口味,大榕树下吸引了许多消费者光顾。

  实际上,近两年来主要是内地的新茶饮品牌热衷于登陆香港市场。

  2023年,蜜雪冰城在香港旺角开出首店,一时间大排长龙;2024年,霸王茶姬香港首店开业,两天累计销售奶茶近万杯。一时间,茶救星球、LINLEE手打柠檬茶、茉酸奶等众多内地品牌纷纷涌入香港。此外,在香港各大商圈,太二酸菜鱼、农耕记等内地餐饮品牌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香港作为国际美食之都,一直是餐饮品牌国际化的理想试验场。香港不仅拥有多元化的消费群体,能有效验证产品的市场接受度,更可借助庞大的国际旅客流量推动口碑营销。香港成熟的餐饮生态圈为品牌创新提供理想平台,而香港本地人才具备国际视野及丰富的环球运营经验,将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黄思敏告诉南方财经记者,“香港人追求新奇感,新店新菜式基本都想试一试,所以我们在引进国内外餐饮品牌的时候,会针对不同的品类做推介。”在她看来,随着香港市场逐渐饱和,贴近大众消费水平、更侧重体验的品牌将更具潜力。

  “在香港做生意,交对朋友非常重要。”黄思敏表示,品牌进入香港市场,除了要关注港人市场的需求,进行相应的本地化改进,还要将香港作为一个面向全球的试点平台,打造国际化品牌。

  例如,乐凯撒披萨在进入香港后,通过设计香港特色玩偶、调整披萨口味以及推出符合本地口味的菜单,成功实现了品牌本地化,进一步拓展了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得益于在香港的成功,不少品牌开始一边全球开店,一边敲钟上市,上演了“加速扩张+资本进阶”的双重突破。

  以蜜雪冰城为例,自2023年开设香港首店以来,如今已在香港铜锣湾、尖沙咀、荃湾等核心区域设立8家门店。今年3月3日,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引发广泛关注。

  据蜜雪冰城招股书,截至去年年底,蜜雪冰城在全球拥有46479家门店,覆盖海内外11个国家,已成为全球最大现制饮品企业。去年,蜜雪冰城共实现饮品出杯量约90亿杯,实现终端零售额58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9%和21.7%。

  今年,沪上阿姨成功登陆港交所,杭州休闲中式餐饮巨头绿茶集团也在同一天正式启动港股招股。

  在黄思敏看来,香港是许多内地品牌“全球化”征程的首站,边开店边上市已经成为内地品牌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举措。上市后,这些品牌的香港店铺或将成为旗舰店,向更多投资者展示品牌,也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出海信心。“当消费者能够品尝到这些美食时,也会更有信心,从而稳定股价。”

  继续发挥“超级联系人”优势

  在内地餐饮行业竞争白热化的态势下,企业“走出去”的意愿更为强烈。但越来越多的出海企业也注意到,“不出海,就出局”,“乱出海,必出局”。

  近年来,萝卜向南、柠濛濛、咕噜丸子屋等内地入港品牌相继关闭香港门店;连锁粥店品牌“海皇粥店”、港式火锅店“春夏秋冬”、烘焙品牌“大班面包西饼”等多家连锁品牌、老店宣布结业;泰国知名甜品品牌After You Dessert Café、日本拉面品牌“金田家”等不少国际品牌在香港也相继收缩、闭店……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当下餐饮企业在香港“水土不服”的现实困境:和内地市场相似,租金成本高企,是香港餐饮人的共同挑战。除此之外,港人北上消费的热潮持续不衰,也加剧了餐饮业的竞争压力。

  今年上半年,广深港高铁跨境客流累计达1503.2万人次,同比增长16.1%,较去年提前27天突破1500万人次大关。香港入境旅客2400万人次,内地旅客同比增长10%。内地餐饮企业南下香港开店,还是一个好选择吗?

  针对这些问题,黄思敏介绍了多项支持措施。她表示,香港特区政府当下正通过政策引导、协助商家调整菜单等手段,帮助品牌更好地适应本地市场需求。内地品牌也可借助香港独特的市场平台提升国际竞争力,尤其是在品牌装修和服务水平上实现突破。

  在供应链方面,黄思敏也回应了企业的疑虑。香港市场食材选择多样、远超内地,商家可申请供港资质,将内地优质食材引入香港。她建议,内地餐饮品牌可选择与当地厨师合作,发挥香港食材优势,创新菜式以满足本地消费者口味,实现差异化竞争。

  在黄思敏看来,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在帮助内地企业出海以及引进外资企业方面仍然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香港投资推广署也在紧密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帮助外国企业进入内地市场,书写更多“双向奔赴”故事。

  据了解,从2023年1月到今年上半年,该署协助逾1300家企业在港开设或拓展业务。其中,内地企业630家、美国企业113家、英国企业约89家,其他企业来自新加坡、加拿大等地。

  李家超提到,近几年香港积极联合香港和内地商界认识不同市场,包括中东和东盟国家,未来会继续携手开发更多具潜力的新兴市场,为本地和内地商家拓展商机,平衡投资组合。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