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通信产业再次站在历史性拐点:5G-A与AI的融合已经从技术概念走向产业落地,加速重塑千行百业。
作者 | 小葳
回首通信技术演进的三十年,从2G的语音萌芽、3G的数据初探,到4G的移动互联网爆发、5G的万物互联启航,每一次代际跃迁都深刻重塑产业格局,催生无数革命性应用——移动电话、智能手机、移动支付、车联网……早已改变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
时光流转至2025年,通信产业再次站在历史性拐点:5G-Advanced (5G-A) 与万兆光网正迈向规模商用,并与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融合。这不仅为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注入澎湃动能,更为低空经济、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开辟了无限想象空间。
当5G-A这项"超级连接"技术与奔涌的人工智能洪流交汇,一场超越连接的技术“核聚变”正在发生。从低空经济的无人机集群到生命攸关的远程手术台,从"黑灯工厂"的机械臂到白海豚栖息地的电子围栏,千行百业的面貌正在被改写。
实数融合,推动5G-A商用全面加速
5G-A即5G移动技术的增强和演进,以“速率更快、时延更低、连接更广、感知更准”为核心优势。自2024年启动商用后,通过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5G-A迎来技术、应用和产业层面的全面爆发。
技术跃迁:“下行万兆,上行千兆”走进生活
在技术层面,相较于传统5G技术,5G-A在网络速度、延迟、连接规模等方面显著提升,为AI、XR、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广泛应用提供坚实的网络基础。
在速度方面,5G-A实现10倍跃迁,数据下载的最高速率从5G初期的千兆提升到万兆,上行的峰值速率也从百兆提升到千兆。在延迟方面,5G-A支持毫秒级超低时延,加速实时通信、自动驾驶、远程手术等低延时场景落地。
此外,借助通感一体、空天地一体、智能上行等核心能力,5G-A不仅能“连接”万物,更能“感知”万物的位置、速度和形态,为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应用爆发:重塑连接体验,催生海量场景
在应用层面,技术的进步最终要服务于人。5G-A的强大能力正在催生一系列新应用,重塑通话、娱乐和办公体验。新通话、云游戏、超高清视频等新消费业态,正在5G-A的沃土上茁壮成长。
过去VR和裸眼3D等应用常因网络带宽不足、时延过高导致画面卡顿、眩晕感强。借助5G-A的高速率和低时延,用户体验将极大提升,多人、大空间、无拘无束的沉浸式交互将成为可能。
产业生态:千帆竞发,共筑数字底座
从运营商、设备商到终端厂商和应用开发者,一个围绕5G-A的繁荣生态正在快速形成。据全球移动设备供应商协会(GSA)的报告,截至2025年5月,全球已有15个国家的26家运营商正在投资5G-A。预计到2025年底,将有超百款手机和CPE终端支持5G-A,过亿用户可享受卓越的网络体验。
截至2025年6月,中国已有超过300个城市启动了5G-A网络覆盖,上海、北京等城市更是发布了专项行动计划,旨在打造5G-A应用的示范高地。
重构千行百业,哪些领域将被颠覆
在5G-A时代,技术不仅仅体现在速度的进化,更是生产力和生活方式的重塑。
借助通感一体、空天地一体、智能上行等核心能力,5G-A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构产业生态,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这一轮技术革新的核心,是将网络从单一的连接通道,升级为具有感知、智能和自适应能力的数字神经系统。
通信、娱乐:沉浸式体验的质变升级
5G-A正在彻底颠覆传统的多媒体消费和娱乐体验,并构建沉浸式、交互式的全新消费生态。在北京,乘客已经可以在飞驰的地铁3号线上,通过5G-A网络流畅观看4K高清视频,隧道内的下载速率均值高达1.7Gbps。在苏超现场,5G-A网络支持三万观众同时在线,网络体验依然流畅丝滑。在北京石景山首钢园,5G-A网络可流畅支撑VR娱乐项目的8K超高清画面与零卡顿交互。
自动驾驶:车路云一体的厘米级协同
5G-A通过与北斗/GPS卫星导航、地面基站的深度融合,可以实现纳秒级时延和对车辆的厘米级定位精度。在车路协同典型场景测试中,车辆只需10毫秒内即完成环境感知、决策规划、控制执行的全链路闭环。

低空经济:开启空天地一体新纪元
低空经济正成为数字经济的新增长极。5G-A网络为空天地一体等低空经济核心场景提供高密度、高速、低时延的可靠连接。比如,5G-A使无人机集群能实时传输4K高清视频和多光谱成像数据,为农业监测、应急救援、物流配送等领域提供前所未有的感知能力。在浙江舟山海域,5G-A通感一体技术保障着百公里级无人机海上航线。
制造和能源:智能工厂与智能矿山的网络神经
5G-A让工业生产告别传统的人工操作模式,开启全流程无人化变革。在"黑灯工厂",5G-A专网实现了全自动化生产,设备运维和质控流程全面在线化。在内蒙古伊敏露天矿,5G-A支持百台无人矿卡高清视频实时回传和云端协同调度,即使在极端环境下也能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作业,不仅大幅提升生产效率,还显著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安全风险。

远程医疗:跨越地理限制的医疗公平
5G-A正在重构医疗资源分配模式。超低时延、高清视频传输使得远程手术、实时会诊成为可能。顶尖的医疗专家可以跨越千里,通过5G-A网络精准操控手术机器人,为偏远地区患者提供先进的医疗服务,推动医疗资源的普惠性分配。
社会治理:数字孪生的精准治理
5G-A的加持,让城市治理模式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警。通过在黄浦江航道部署5G-A通感基站,暴雨雾天仍可1公里外精准感知船舶航速与位置,识别精度最高至亚米级。基于5G-A的智能感知,传统的被动管理正在升级为主动、精准的数字化治理。
由此可见,在千行百业,5G-A正在重新定义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的边界,开启万物智联的崭新篇章。

5G-A×AI,链接未来产业图谱
如果说5G-A是信息流动的超级高速公路,那么AI就是行驶在这条路上的“智能驾驶系统”。
当二者相遇,产生的不是简单的“1+1=2”,而是一场深刻的产业融合。5G-A为AI提供了无处不在、实时高效的数据传输能力,而AI则赋予了网络感知、思考和自主优化的“大脑”,共同为新质生产力注入关键动能。
2025年,5G-A与AI的融合已从技术概念走向产业落地,正在重塑产业生态的边界。这种融合不仅仅是技术的简单叠加,更是一种跨界协同的创新范式。
在技术融合维度,5G-A与AI的融合,其核心是构建一个具备“内生智能”的连接网络,实现“网中有智”、“智为网络”的双向赋能。
在产业生态维度,通信运营商、AI算法公司、云服务商、行业应用开发者和终端制造商的角色边界变得更加融合,他们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合作、协同创新。
在社会价值维度,高质量、低时延的网络与人工智能技术使得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得以跨越地理鸿沟,惠及偏远地区,推动社会向更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通过已经落地的典型案例,我们可以窥见这场技术革命的深层内涵:
在个人消费领域,5G-A与AI的融合催生大量新消费场景与业态,兼具沉浸式交互与智能体验。譬如,中国移动深度融合5G-A与AI打造了“AI+通话”。融合情感交互大模型、数字人驱动、声音复刻技术打造的超拟人AI智能体,能够实现24小时情感陪伴和AI通话助理的多元服务,比如唤起实时通话字幕、AI速记、同声传译、智能识别等,实现了通话体验的极大升维。
在具身智能应用方面,中兴通讯联合伙伴打造的5G-A EasyOn·Robot驱动多体协同方案,解决了高并发场景下的多机协同、实时交互等技术难题。5G-A EasyOn·Robot极简专网支持多台机器人并行高清视频回传、海量传感数据实时交互以及高频精细动作协同,为全流程无人化智能服务探索了落地实践。
在生态保护方面,福建移动通过"5G-A+AI"织就了一张24小时在线的保护中华白海豚的生态监测网络。10座5G-A基站利用通感一体技术,高效融合雷达、卫星、船舶AIS信号,在电子海图上精准勾勒出“安全区围栏”。AI算法还能帮助执法人员锁定可疑船只,比原来人工监测节省了65%的响应时间。
从消费应用到生态保护,从工业生产到公共服务,5G-A与AI的融合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产业边界,开启万物智联的新篇章。
结语
5G-A与AI的融合,正从技术探索升维为驱动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
2025年9月24日-26日,在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这场变革的完整图谱即将展开。本届展会以“数实融合新引擎智启未来新动能”为主题,将汇聚300余家领军企业,解码“5G-A×AI=?”的产业终极答案。
原文标题 : 当"超级高速"遇见"智能大脑":5G-A×AI如何重塑万物智联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