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航天驭星完成C+轮融资,规模达4.3亿元,投资方包括信达资本、工大创投、财通资本、汉江资本、长江资本、纳爱斯、济钢等多个机构,此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卫星互联网地面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批量化生产,以及全球化航天地面基础设施的持续建设。
航天驭星成立于2016年,聚焦商业化航天测运控技术研发、航天通信产品制造和航天器在轨运管服务三大业务,提供包括火箭发射测控、卫星测运控、载荷数据接收、遥感卫星定标、空间碰撞预警、空间碎片清理、航天数字化应用、航天科普推广等服务在内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自成立以来,航天驭星已完成9轮融资,2017年完成天使轮融资,2018年-2021年分别完成Pre-A轮数千万元、A轮亿元级、A+轮数千万元、A++轮近2亿元融资,2023年完成Pre-B轮和B轮融资,其中Pre-B轮融资规模约2亿元,2024年5月,完成C轮融资,规模接近5亿元。此轮融资过后,航天驭星估值超过58亿元。
至今,航天驭星已成功有偿服务超500颗星箭,服务量连续4年翻番增长。其拳头产品涵盖各类测控数传地面站、信关站及其核心分系统,并实现批量化交付,其中便携式地面站支持30分钟快速部署,机动性强。
航天驭星是极少数进入我国两大低轨卫星星座(如GW、G60)信关站供应商体系的民营企业,市场覆盖国有航天单位、商业火箭公司及科研机构,测控服务覆盖率与圈次居行业首位。
航天测运控系统被称为航天器的“神经中枢”,承担跟踪测量、遥测遥控、数据传输及在轨管理等任务,确保卫星/火箭从入轨到退役的全生命周期稳定运行。其服务涵盖轨道控制、碰撞预警、遥感定标、星座规划等,是天地信息交互的核心通道。
2024年,全球航天测运控系统行业市场规模达10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增至4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超过22%。其中,中国GW星座、千帆星座(规划超1.5万颗卫星)等巨型星座加速组网,2025年仅千帆星座计划部署648颗卫星,带来更大的市场增量需求。
全球竞争格局中,KSAT、Swedish Space Corporation等合计占全球30.86%份额,国内市场中,航天驭星、星邑空间(服务超380颗卫星)、中科星图等形成梯队,前三大厂商占中国市场超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