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已在A股市场大门外等候十七载的城商行迎来大动作。8月12日,北京商报记者从东莞银行方面获悉,该行全资子公司东莞银行(国际)有限公司于8月11日在香港正式开业,东莞银行由此成为首家同时在香港设立分行及子行的城商行。作为扎根广东的区域性银行,东莞银行在境外业务布局上持续发力。从香港分行的设立到如今子行的开业,其跨境服务版图正逐步扩大。分析人士指出,这一举措标志着区域性银行国际化进度的加深,不仅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品牌影响力、拓宽收入来源,还能推动自身国际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五年筹备路漫漫
时间回溯至2020年9月,彼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加速推进,伴随着原广东银保监局的一纸批复,东莞银行投资设立香港子行的国际化征程按下了“启动键”。2021年8月,莞银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莞银国际”)在香港注册成立;2024年,政策东风再度加持,广东省印发的《广东省关于支持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的若干措施》中明确提及“支持东莞银行在香港设立子行”;同年10月,莞银国际获发香港银行牌照,筹备工作进入冲刺阶段;2025年1月,莞银国际完成名称变更,“东莞银行(国际)有限公司”的新身份正式确立;直至今年8月,监管部门分别核准李启聪、魏向平、陈海燕担任该行董事长、行长、副行长的任职资格,高管团队敲定。
8月11日,东莞银行(国际)有限公司在香港正式开业。作为立足香港本地市场的金融平台,其业务架构清晰聚焦两大板块:零售银行与企业银行,既服务香港中小企业和市民,也协助本地客户拓展大湾区业务。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开业当天,该行同步推出开户活动,8月11日至9月30日推广期内,推荐亲友开立综合账户可获加息券奖励。
事实上,此次子行开业,是东莞银行香港布局的深化。早在2021年9月,该行已开设首家境外分行,即东莞银行香港分行,主攻企业银行业务,主要包括账户结算、银团贷款、双边贷款以及贸易融资等。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围绕客户跨境服务需求,东莞银行联动香港分行,报告期末,实现新增跨境联动投放量46.01亿元。
“东莞银行作为城商行中首家在香港设立分行及子行的区域性银行,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区域性银行国际化进程的加深,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表示,在香港设立子行,能够对接全球业务,不仅有助于提升品牌影响力、拓宽收入来源,还能推动自身国际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东莞银行表示,香港子行的开业是该行国际化综合化战略重要举措,是该行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的又一重要里程碑。“香港子行将立足香港本地市场,致力为香港中小企业和市民提供多元化综合金融服务。”该行称,未来将依托香港分行、香港子行,加强境内外机构协同联动,形成集团综合化服务能力,以优质的金融服务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从区域发展角度看,王红英认为,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建设,东莞银行在国际化背景下可获得更多元化的收入增长点,进而扩大合并报表后的资产规模,提升综合营收与利润。此外,借助香港国际都市的优势,通过发债、拓展本地零售业务及财富管理等方式,能进一步增强自身竞争力。
业绩承压仍需突围
在国际化布局提速的背后,东莞银行正面临业绩压力与上市进程缓慢的双重挑战。2024年财务数据显示,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01.97亿元,同比下降3.6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38亿元,同比减少8.10%。这一业绩表现一改此前三年营收净利正增长的局面。2021—2023年,东莞银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5.11亿元、102.79亿元、105.87亿元,归母净利润33.16亿元、38.34亿元、40.67亿元。
同时,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4年报告期末,该行不良贷款率微升至1.01%,拨备覆盖率同比下降40.85个百分点至212.01%,风险抵御能力承压。
根据日前发布的东莞银行2025年上半年信息披露报告,该行上半年未经审计合并口径下的归母净利润为23.6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4亿元略有下降。
王红英分析指出,东莞银行作为扎根制造业重镇的区域银行,其业绩波动与东莞外向型经济的起伏深度关联。“近年来经济结构调整与复杂的国际环境,部分企业业绩波动直接波及银行整体业务,区域经营集中度较高的特点影响了业绩的持续稳定发展。”
与此同时,该行IPO上市之路同样充满波折。自2008年启动上市计划至今,因未完成预披露、财务资料过期等原因,进程历经多次中断与重启。2023年3月全面注册制落地后,其IPO审核虽顺利过渡至深交所,却因财务资料过期而数度中止,截至2025年3月仍处于中止状态。直至今年6月底,深交所更新IPO审核状态,东莞银行在“中止”三个月后恢复“已受理”,上市长跑进入第十七个年头。
在此背景下,香港子行的开业被寄予“破局”期待。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指出,东莞银行成为首家在香港设立子行及分行的城农商行,是区域性银行国际化战略取得关键突破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不仅反映出中小银行机构的战略进阶,更体现出区域银行着眼于国际视角,积极拥抱国际化进程的新态势”。
王红英认为,香港分行及子行的设立,有助于东莞银行优化收入结构,通过境内外业务互补增强经营业绩稳定性,为IPO冲刺提供更坚实基础。
不过,这条突围之路并非坦途,王红英强调,香港市场的竞争已趋白热化。目前已有多家内地大行在此设立子行,叠加深耕百年的国际金融大行,对东莞银行(国际)有限公司的综合服务能力提出极高要求。“运营成本高企是另一重考验,国际化人才薪资更高,监管与风控的跨境协同更需谨慎,例如客户涉及数字货币交易时,可能面临国际规则与国内法律的冲突,培养熟悉境内外业务与法律的复合型人才,将是其长期课题。”
苏筱芮也表示,香港子行的开业固然是一种优良契机,但东莞银行也需要通过强化内部治理改革来提升综合竞争力。
关于子行开业后的具体业务规划及对集团业绩的影响,北京商报记者尝试采访东莞银行,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