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3 00:53:40 股吧网页版
“竖店”郑州是怎样崛起的?
来源:证券日报

  “三二一,action!”8月3日14时,郑州东部中牟县某四合院厢房内,随着监视器前导演一声令下,男女主角迅速进入状态,演绎了一场“霸总剧”中的情感纠葛戏。

  如今,这样的场景在郑州的微短剧拍摄基地内已是常态。在全国网络视听平台机构自审播出的“竖屏”短剧版图中,郑州已超越横店,成为全国第二大制作中心,被业内冠以“竖店”之名。

  为进一步打造成“微短剧创作之都”,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于7月份发布的《郑州市打造“微短剧创作之都”工作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通过三年努力,争取到2027年,全市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100亿元”。

  风口之下,郑州缘何脱颖而出?对于其他地区而言,“郑州经验”有哪些可以借鉴?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访了郑州多个微短剧拍摄基地,探寻其发展路径。

  风口下的繁荣图景

  “我心里始终有个‘导演梦’。”在四合院取景地旁,郑州星港空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港空间”)创始人李烨告诉记者,自2022年涉足微短剧以来,他经历了从导演、制片人到出品人的角色转变。乘着市场东风,预计今年以星港空间作为出品人的微短剧将达百部左右。

  正在四合院拍摄的这部微短剧共50集,剧组70余人,是标准的竖屏微短剧制作团队规模。制片人王晓博表示,计划四天内完成该片全部拍摄。

  记者在走访时注意到,微短剧拍摄周期普遍极短,短则两三天,长不过一周。随着开机数量的激增,“抢导演”成为剧组常态。

  一位影视公司从业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今年以来,已有大公司在内部明确,如能成功引荐头部梯队导演加入待拍剧目,单次居间费可达8000元甚至10000元,即便是规模较小的公司,也能提供2000元至3000元的单次居间费。

  “抢场地”现象同样常见。在鼎革·中牟影视基地大楼四层,记者刚出电梯便听到“拍卖场这里我们拍完了,你们可以过来拍了”的喊声。话音未落,另一剧组迅速来到楼梯间连廊开始架设机位。

  “基地处于7×24小时运转状态,日均可接待剧组3个至8个,今天周日也有5组同时拍摄。”鼎革·中牟影视基地总裁张恺熙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基地内,机场安检口、公安审讯室、总裁办公室、大开间工位、现代病房、民国宅院等约20个高频率使用场景一应俱全。“运营半年多,已接待600余个剧组、近5.5万人次。”据张恺熙介绍,该基地一期占地1万平方米,运营良好,二期工程2万平方米,将于9月份动工,届时将上线更多特色实景。

  本地市场已超23亿元

  “中原腹地、商都古城、交通枢纽”。郑州这座曾以历史闻名的中原古城,以微短剧产业突围而出或也是“情理之中”。

  一方面,郑州具有人口成本优势。2024年末,郑州市常住人口1308.6万人,微短剧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超过3万人,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剧组用人成本较低。另一方面,郑州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突出,当地已建成多个规模化拍摄基地,并利用古建旧厂、闲置楼宇改造成拍摄园区,降低制作成本,形成“场景清单”一站式服务。加之郑州作为中原交通枢纽,便于全国剧组资源调度,进一步强化了产业集聚效应。

  春江水暖鸭先知。早在2020年前后,郑州本地一批广告制作公司就试水了微短剧制作,这些团队成熟、经验丰富的制作公司,拍摄了大量的情景视频用于网络广告投放,成为了当地微短剧产业的雏形。

  河南海纳影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纳影视”)创始人汪维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灵活且嗅觉敏锐的广告公司不仅试错成本低,而且与微短剧快节奏、轻量化、高产出的特性高度契合,他们的迅速转型推动了当地微短剧产业走向集中化。

  产业集聚效应下,郑州微短剧产业蓬勃发展,整体表现在:与微短剧相关的招商引资活动广泛开展;众多家装城、写字楼、产业园区等存量空间进行创造性转化,摇身一变成为拍摄基地;各地人才争先恐后地涌入“中原腹地”,成为了推动微短剧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据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发布的消息,2024年,郑州微短剧制作企业数量约820家,全市微短剧市场规模超23亿元;在郑州承制的3194部微短剧通过审查备案,203部作品闯进全国短剧热力榜,其中部分作品入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推荐名单。

  李烨预计,未来两年时间内,郑州微短剧市场规模有望继续裂变。

  这一预期根植于全国市场的快速扩张。DataEye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全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6.96亿,占网民总数比重接近七成,2025年上半年微短剧用户新增约3400万,半年增长率达5.1%。嘉世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15亿元,同比增长35.1%,预计2025年将攀升至634.3亿元。

  微短剧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也推动了相关上市公司对于微短剧业务的布局力度。今年以来,包括万达电影、芒果超媒、华智数媒、欢瑞世纪、慈文传媒、华谊兄弟等在内的多家影视类公司已纷纷表态,将多元拓展微短剧等业务。

  据欢瑞世纪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在短剧领域已进行了较为完善的布局,并已完成短剧运营投放平台的建设。同时,公司海外短剧平台也已上线进行探索布局。

  海看股份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围绕“一个微短剧基地、一个产品矩阵、一批精品微短剧”的发展目标,持续探索多元化运营模式,打造精品微短剧厂牌,力求实现规模化收益。

  将“郑州经验”推而广之

  当前的行业共识是,微短剧产业在经历了高速发展后或将进入调整期,“淘汰赛”已不可避免。今年以来,杭州、青岛等多地相继出台扶持政策,纷纷拿出真金白银支持当地微短剧产业发展,郑州要在这一赛道中实现长红,就不得不“走在人前”直面产业发展困境。

  大家普遍认为“爆品率低、投资回报不确定性高,导致资本对小公司谨慎,优质创意常因资金匮乏搁浅”是阻碍微短剧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症结。

  目前,微短剧产业已经走到“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节点,要实现“质”的突破,首先要解决粗放式生长的共性问题。DataEye研究院研究总监刘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微短剧行业发展正面临内容同质化、专业人才断层、商业模式单一等挑战。

  面对挑战,郑州积极应对。《实施方案》明确了“壮大产业规模”“融合创新突破”“提升内容质量”三大发展目标,并部署了“实施‘微短剧+’创作计划”“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微短剧创新应用实践”“加快培育微短剧人才队伍”等多项具体举措。

  “从发展趋势看,精品微短剧将成为后续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其中,内容与制作是两大核心要素。”在汪维伟看来,《实施方案》精准回应了目前微短剧内容同质化这一问题,并给出了相关解决路径,一方面能缓解用户审美疲劳,另一方面也能倒逼行业从“流量至上”转向“品质优先”。

  从商业模式看,目前微短剧行业主要依赖三种变现途径:即付费分账、广告植入、电商带货。为进一步破解行业较为单一的商业模式,《实施方案》提出,可结合郑州市特色文旅资源,有力推出“微短剧+文旅”融合创新的精品项目,进一步擦亮郑州城市品牌。积极打造微短剧主题旅游研学线路,通过设置微短剧互动体验区等,推动微短剧流量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长聘教授童清艳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郑州发布的与微短剧相关的政策举措,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未来,政策在补短板、强弱项中仍将发挥关键作用。

  更进一步而言,随着“竖店”名号的日益响亮,“郑州经验”也值得借鉴。刘尊总结其核心为三点:一是精准施策,政府紧盯产业前沿,动态补缺,提供高水平服务保障;二是盘活存量,创新改造闲置空间,避免浪费,提升资产价值,为产业提供成长沃土;三是积极转型,鼓励包括广告公司在内的传统产业主动拥抱新领域,实现转型升级。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认为,郑州在发展微短剧产业方面的经验具有普适性,各地在培育新兴产业、塑造新优势,尤其在盘活存量空间方面,可以向郑州借鉴学习。打破空间功能固有认知,将闲置资源与新兴产业发展结合,往往能实现资产价值的意外重塑。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