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早间,港股市场震荡走强,截至午盘恒生指数涨1.88%,恒生科技指数涨2.35%,医疗板块涨幅居前。
相关ETF方面,港股创新药50ETF(513780)截至午间收盘涨3.38%,换手率超18%,成交额逾4亿元。成分股方面,昭衍新药、康诺亚-B涨超8%,信达生物、药明合联、凯莱英等多只个股涨幅居前。
值得注意的是,据Wind金融终端,港股创新药50ETF(513780)近15个交易日(7月23日—8月12日)连续“吸金”,累计获资金净流入10.70亿元。截至8月12日,港股创新药50ETF(513780)年内累计涨超92%。
港股创新药50ETF(513780)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931250.CSI),指数成分股业务均涉及创新药研发和生产等服务,可反映港股通范围内创新药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截至7月28日,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信达生物、药明生物、百济神州、康方生物、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三生制药、翰森制药、药明康德、再鼎医药。此外,港股创新药50ETF(513780)还配置了场外联接基金(A类:023597,C类:023598)。
消息面上,据第一财经,“医保双目录”申报药品首次亮相,高价创新药冲刺商保目录。8月12日,国家医保局公示通过2025年医保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及相关信息。根据公告,今年共有534个药品通过基本医保目录的形式审查,121个药品通用名通过商保创新药目录的形式审查,包括定价百万元的抗癌药CAR-T在内,多款高价创新药冲刺商保创新药目录,寻求创新药多元支付的新途径。
平安证券指出,从BD、商业化、政策三个角度看,创新药崛起具备持续性,建议关注:管线布局丰富的创新药公司;创新药单品潜力大,价格有望重估的企业;看好前沿技术平台布局领先的企业,CXO:医药研发投入稳中有升,创新环境有望转暖,新兴领域带来额外增量;上游:优质企业海外布局进入收获期,国内外共促业绩增长;器械:招采持续推进,设备公司渠道库存逐步消化,有望迎来改善拐点。
(本文机构观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