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财政部联合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相关部门发布了《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旨在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更好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在今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金融司司长于红详细介绍这两项贴息政策的申请条件和规则。

财政部金融司司长于红
她强调,这两项贴息政策涉及的侧重点都是广覆盖、低门槛。
居民享受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的条件,核心是要有真实的消费行为。从今年9月开始的一年时间里,无论是日常生活性的小额消费,还是买车、装修、购置家具家电或者手机电脑等较大额度的商品消费,或者是旅游、养老、生育、教培、医疗等服务消费,只要是在相关机构获得了消费贷款,其中实实在在花出去的用于消费的部分,都可以享受贴息支持。每人单笔消费的最高享受贷款贴息500元,多笔消费可以叠加享受。
她介绍,对于单笔5万元以下的消费,按照实际金额计算贴息,多笔叠加以后,在同一家贷款机构最高可以享受贴息1000元。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来计算,贴息也可多笔叠加,加上小额消费贴息,在同一家贷款机构最高可享受贴息3000元。
她重点提醒,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支持的是消费者合理的借贷需求和真实需求。如果借款人使用个人消费贷款用于一些非消费领域,或是其他违规套利行为,则不属于政策的支持范围,将无法取得贴息资金。
关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的条件,于红强调,核心是要将贷款资金用于经营活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是今年3月16号公开发布的。对于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这八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而言,从今年3月16日到年底,只要与银行签订了贷款合同、而且已经收到贷款资金的经营主体,都可以享受最长一年期的利息。贷款期限不足一年的,按照实际期限进行贴息。
她提醒广大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资金必须合规用于正常的经营活动,例如拓展空间、优化布局、提升硬件、增加业态、人员培训、产品研发等,重点是要改善消费基础设施,提升服务的供给能力啊,不能用于投资理财和套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