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司法风险信息给哪吒汽车重整之路蒙上阴影。
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8月11日,哪吒汽车关联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合众新能源”)因违反财产报告制度,被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履行情况标注为“全部未履行”。此时距离哪吒汽车启动破产重整程序仅过去两个月。
不过,尽管哪吒汽车司法风险累积,但资本市场兴趣未减。截至8月13日,阿里资产平台显示,有67家公司希望成为哪吒汽车的意向投资人,围观突破人次已经超过11774次。
已有67家公司报名意向投资人
案件信息显示,此次涉及的执行标的仅为5.76万元,但因合众新能源未履行判决且违反财产报告制度,最终被列入失信名单。
此次失信记录是哪吒汽车长期以来陷入困境的缩影。据了解,合众新能源成立于2014年10月,法定代表人为方运舟,注册资本约28.37亿元。该公司现存多条被执行人、限制消费令、股权冻结信息。创始人方运舟也多次被限制高消费。
然而,法律风险持续累积之际,资本市场的热情却未减退。
此前6月30日,合众新能源管理人发布预招募公告,面向社会招募意向投资人,要求提供投资计划预案、复工复产方案等内容。管理人当时表示,本次招募不限制意向投资人的行业分类。具备条件,且愿意在重整投资人选定之前为合众新能源复工复产提供资金支持、并承诺未来转为重整投资对价的,将被优先考虑。
8月4日,合众新能源管理人公众号发布《关于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的公告》,称哪吒汽车意向重整投资人应在2025年9月15日17时前向管理人指定账户支付报名保证金5000万元(含前期如有支付意向金)。
阿里资产平台显示,截至8月13日,合众新能源重整意向投资人报名数已增至67家,围观突破人次已经超过11774次。
桐乡工厂释放复苏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在司法危机升级的同时,哪吒汽车近期也有一些新动向。
尽管目前哪吒汽车的上海总部仍处居家办公状态,复产尚无明确时间表。但8月4日,有媒体报道称,哪吒汽车的桐乡工厂保持140人常态化在岗,开展设备维护与产线调试,今年7月员工薪资已全额发放,这是去年11月停产以来首次全额发放工资。
业内分析称,尽管失信记录可能让投资人更加慎重对待重整方案,但其更为看重的是哪吒汽车不可复制的资产价值。
管理人此前公告明确,哪吒汽车2024年11月开始停产,目前产线设备运转正常,仍然保留包括管理团队与核心技术人员在内的400余名员工,具备继续生产经营的条件,在外部条件具备时能够迅速恢复生产,且能有效维护原有的市场资源、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
此外,哪吒汽车在海外市场已有布局,特别是在泰国建立的CKD工厂,原计划发展为东南亚地区的出口枢纽。目前哪吒品牌在东南亚及拉丁美洲市场具备一定的知名度。
管理人还提到,哪吒汽车具备“双资质”。2017年4月1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批复(发改产业〔2017〕729号),正式批准合众新能源年产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建设项目。随后在2018年6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批准合众新能源设立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
作为首批获得新能源乘用车“双资质”的企业之一,合众新能源拥有包括桐乡在内的多个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