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跌宕起伏,美国“对等关税”反复扰市,地缘冲突阴霾难散。国内宏观政策“组合拳”精准发力,A股率先破浪,稳健上行。Wind数据显示,2025年1月1日至8月6日,上证指数上涨8.59%,中证全指通信设备指数上涨28.84%,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上涨53.73%。
《国际金融报》记者近日专访了银河基金研究部总监助理蒋宇翔。他认为,今年A股逆势走强的背后,是市场高涨的情绪与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入在共同驱动。
政策暖风频吹,A股如沐春风。8月13日,上证指数站上3680点,创2021年12月以来新高。
回看4月,美国“对等关税”突袭引发短暂调整,中央汇金等“国家队”果断增持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等资产,不仅为市场输送了“活水”,更以稳定器之姿守护着资本市场的运行。不过,蒋宇翔指出,尽管上半年经济数据亮眼,但压力或于下半年渐显。面对更趋复杂的国际局势,扩内需或将成为下半年经济增长的关键抓手。
“当下市场都在关注政策预期,只要出现利好信号,就会有资金不断涌入市场。”蒋宇翔坦言,当前市场呈现典型的情绪驱动特征,叠加经济下行压力,更需要政策持续催化、带动相关主题轮动,以此吸引资金活水入市,方能延续股市上涨势头。
谈及增量资金的来源,蒋宇翔认为“国家队”、保险、散户等多路资金已汇成矩阵,且我国居民流向A股市场的资金潜力巨大。一方面,居民资金储备充分,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住户存款余额达151万亿元,相比上年增加14.3万亿元;另一方面,市场情绪好转,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5日,A股两融余额已达到20002.59亿元,再次突破2万亿元。
谈及当前风险偏好,蒋宇翔指出,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下行,投资者的投资逻辑和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任何投资都是要承受一定风险。他还注意到,过去一段时间,“杠铃策略”在市场悄然流行。这种策略如同为资产配置架起杠铃,一端锚定低风险,一端聚焦高风险,以此平衡收益与风险。
不过,蒋宇翔提醒,投资者需警惕不确定性风险。展望A股后市,蒋宇翔认为:“一旦市场凝聚共识、形成正反馈,便会助推股市向上。”
当前板块轮动过快,申万一级行业中,有色金属与银行上半年表现抢眼。Wind数据显示,2025年1月1日至8月6日,中证申万有色金属指数上涨28.77%,中证银行指数上涨13.42%。因此,除黄金外,银行等红利资产同样值得关注。
此外,新消费也具备发展潜力。这一领域正瞄准Z世代的“情绪需求”,无论是潮玩、宠物经济,还是IP娱乐,都在创造着新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