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习惯了过去挣钱容易,现在没那么容易了,就很焦虑悲观”。在8月13日于海南蓝湾绿城威斯汀度假酒店举办的2025博鳌房地产论坛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指出,其实所有市场经济国家都曾面临经济波动的情况,中国40多年没有遇到过这种大的危机,而且还有5%的经济增长,却也导致大家陷入焦虑,从而影响了消费行为。
“银发经济”已变成当前重要的消费群体
樊纲指出,目前中国经济主要问题在于需求不足。目前我国消费占GDP的比例约为65%;若剔除约15%的政府消费,我国居民消费占比则仅为40%;而美国为80%,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等国的比例在60%-70%左右,“相比之下,我国居民消费明显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
樊纲表示,需求和需要是两个概念,需求是有货币购买能力支撑的需要。需要的东西很多,比如想住1000平方米的房子,但实力只够买30平方米的房子,这样实际需求只是30平方米。在物品很匮乏的时候,因为没有收入、没有资产,所以提不出更大的需求,能有收入支撑的需要才能叫做市场的需求。
樊纲指出,收入决定了个体的消费,尤其是工资收入,可支配性收入低了,消费也会出现不足。大家都非常关注社保问题,后顾之忧少了之后,居民就可以少储蓄一点,当前的消费就可以提高。现在被称为红光满面、到处旅游的正是当年加入了社保的群体,银发经济已变成当前重要的消费群体。他认为,如果动用一些国有资产,去补充养老基金的不足,使得养老可以比较高水平的覆盖更多的人群,将会对消费需求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发达国家早年也经历经济波动,中国仍有巨大发展潜力
樊纲指出,中国经济在当前阶段,实物消费已经产能过剩,服务性消费还有待发展,特别是医疗、康养、娱乐、时尚、旅游等系列的服务性消费还有待增长,下一阶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扩大,服务消费将是支撑消费增长的一个重要的领域。今年以来,从两会开始,到中办国办联合发文提出了30条提振消费的措施,真正把提振消费作为宏观经济的战略性的决策,各级政府也补贴企业,补贴供给侧,补贴生产力,从而将需求传导到供给侧,这是一个健康的循环。
针对中国房地产的新趋势,樊纲表示,在房价下跌的情况下,大家的预期很难扭转,但其实所有市场经济国家都面临过这种经济波动的情况。
樊纲指出,中国经济现在确实面临着各种问题,这也是发达国家市场经济早年都经历过的事情,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仍然处在早期发展阶段。如果遵循经济的规律,吸取各国发展的经验,制定出正确的政策,预计中国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有待实现,潜在总供给一定能够在需求的拉动下实现更快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