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块钱的贴息资金,有可能带动100块钱的贷款资金用于居民消费。”在2025年8月13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将直接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明确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补贴方式更精准
廖岷指出,与以往主要支持投资端和供给端的补贴政策不同,这次中央财政会同相关部门,从消费的供给端和需求端同时发力,力求实实在在地惠及千家万户,重点聚焦消费领域。
他解释,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打破了以往对整笔贷款贴息的惯例,精准支持其中用于消费的部分,真正惠及有消费意愿的借款人;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则精准用于改善经营状况。
在操作方式上,贷款经办机构在按期收取贷款利息时,将直接扣减由财政承担的贴息资金,让消费者和经营主体及时享受政策红利,同时不增加额外操作环节,从而提高便利度。
廖岷强调,这一政策与金融政策协同发力,发挥公共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流向消费领域,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
“做个简单测算,如果按照1%的贴息比例,意味着1块钱的贴息资金,有可能带动100块钱的贷款资金用于居民消费或消费领域服务业的供给。这就是公共资金与金融工具结合所产生的撬动效应。”廖岷说。
惠及范围更广
在政策设计上,两项贴息充分体现普惠性,全面覆盖居民日常消费和各类群体,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在覆盖领域方面,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对象既包括居民衣食住行等日常消费,也涵盖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大额支出领域,最大限度满足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则涵盖8大消费领域。
在群体覆盖方面,个人消费贷款贴息依托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经办机构,发挥差异化产品和客户群优势,既覆盖以工资性收入为主的工薪阶层,也惠及收入波动较大的灵活就业人员;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则覆盖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等各类消费服务业经营主体。
贴息流程更高效
为减轻借款人负担、提高政策实施效果,两项贴息的资金测算、申请、拨付等工作主要集中在贷款经办机构和地方政府部门。
与常规贷款流程相比,个人消费贷款借款人仅需授权经办机构识别相关贷款账户交易信息,用于贴息资金测算。贷款利息扣减、贴息资金申请等均由经办机构负责,借款人无须额外操作。
廖岷总结,这两项贴息政策是财政与金融协同支持提振消费的又一次创新探索,后续将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流程,力争精准、高效地支持消费需求。同时,这些政策还可与消费者以旧换新补贴等政策形成“组合拳”,让群众在消费过程中享受更多“国补”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