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伤”,是专门针对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劳动者出台的职业伤害保障。7月1日,人社部等九部门决定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增加河北、浙江、山东等10个省份以及多个规模较大的平台企业,“新职伤”保障的群体将大大增加。如今,新试点工作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新试点政策落地情况如何?
山东德州的货车司机杨东东,在货运平台上接单跑运输已经两年了。今年7月份,在为客户搬货时,不小心划伤了小腿。

货车司机杨东东:缝针缝了6针,当时花了将近1000元。我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问问这是否属于工伤。到线下咨询后,把医院的发票都给平台工作人员了。

平台工作人员告诉杨东东,从今年7月1日起,山东成为职业伤害保障的新试点省份。因此,这次受伤可以申请“新职伤”保障。而且今年扩围之后,理赔效率也有了提升。

某货运平台山东省德州市线下网点负责人岳宗腾:从后台发起申请,总部直接在申请表上盖电子章,省了纸质合同来回邮递的情况。司机从平台App上能够直接提交申请,也能在线上补充资料,如果司机配合的话,当天就可能给他提交完整资料流程。

货车司机杨东东 :大概有20多天,理赔金额就到账了,大概赔了有百分之九十几。

与传统的商业意外险不同的是,“新职伤”保障无需个人承担费用,全部由平台出资,不区分全职与兼职身份。荆东东是北京的一名外卖骑手,不久前,被撞伤了右臂。在“新职伤”的保障下,不仅获赔了医药费,还有相应的误工生活保障等费用。

外卖骑手荆东东:养了大半年,二次复查后,打了将近50000多元赔付款。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新职伤”7个试点省份累计参保人数1234.57万人。人社部表示,2027年将探索将职业伤害风险较大、劳动管理强度较高的其它行业平台企业,纳入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范围。从制度上兜住新就业形态人员安全保障底线,实现参保人员、平台企业双受益,各地人社部门也因地制宜加紧织密新就业形态人员的保障网。

江苏省南通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综合业务科副科长袁素军:目前我市新业态形式就业劳动者约有12.4万人,主要从事快递、网约配送员、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工作。整合全市457家社保业务就地办银行网点资源,推出社保卡申领、参保缴费、个人权益单打印等社保高频业务一站式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