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截至8月11日,A股融资余额已经突破了20000亿元,刷新近十年高位。作为低费率、高效跟踪指数的投资工具,券商ETF(159842)也备受市场关注,近8周实现7周净流入,份额从16.73亿份增至32.75亿份,近乎翻倍。
综合机构分析,在杠杆资金涌入、业绩全线高增、政策暖风频吹背景下,券商行业有望迎来短、中、长三周期共振,或迎来较好的关注窗口。
短周期动能:预期修复与价值重发现
市场风险偏好提升,补涨势能积聚。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5年8月11日,上证指数、证券Ⅱ(申万)的年内涨幅分别为8.82%、2.95%,券商板块整体跑输大盘指数。6月以来两融余额增长、开户人数大涨、市场交投情绪提升,显示风险偏好修复,非银板块或仍有较大补涨空间。
以融资余额为例,截至8月11日,沪深两市合计融资余额20056.8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67.36亿元,时隔十年重回2万亿元之上。分析称,今年以来融资余额呈现流入规模持续扩大的态势,既是推动市场上行的重要力量之一,也是市场情绪高涨的标志。展望后市,不少机构认为行情可能还会延续,有望助涨券商的行情。
融资余额规模历史走势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0.3.31至2025.8.11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券商股A/H溢价率处于较低水平。据申万宏源统计,截至7月23日,香港证券指数自年初以来上涨了49.92%,而对应的13家A+H成分股券商,其A股同期涨幅均值仅为4.63%;申万证券指数年内涨幅仅2.05%,A股券商配置性价比或在提升。
机构低配明显,增量资金有望回归。有机构研究显示,情绪回暖叠加公募新规或推动券商板块仓位回升,目前基金显著欠配券商板块,潜在增量资金依旧充裕。二季度末,主动偏股基金对券商的配置比例仅0.64%,远低于近五年2.0%的高点。向前看,市场交投情绪持续改善,叠加公募新规业绩比较基准逐步落地,有望推动机构资金持续提升板块配置、为板块表现提供支撑。
中周期支撑:盈利跃迁与格局优化
市场热度持续,收入韧性提升。2025年第一季度,券商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3%,环比增长19%。投资业务为业绩同比高增关键,经纪业务受益于市场高活跃同比高增,投行业务受益于再融资规模同比高增而收入同比正增。
7月以来券商股密集发布“预喜中报”。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5年8月12日,53家券商中已有31家披露中报预告,均预计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其中,两家公司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均突破1000%。分析称,当下市场风险偏好改善,上市券商中报业绩预喜,有望成为券商板块上涨的催化剂。
并购整合深化,头部加宽护城河。自2023年11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培育一流投行”以来,券商行业并购重组风起云涌。自2024年以来,中国证券业公开披露的交易共计六例,其中证券业内部并购整合共五例、地方国资获取证券牌照控制权一例,亦体现了中国证券业并购交易以行业内部整合为主旋律的趋势。
长周期格局:全球化与人民币资产重估
机构看好中国资产,资本迁徙潮涌。近期港股及A股涌现不少投资主题,包括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生物科技及新消费等投资概念,持续吸引资金。事实上,今年上半年,港股及A股不约而同出现向上突破走势,中资银行股、保险股、券商股成为机构投资者关注对象。
人民币国际化,为券商发展注入新动能。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24年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约64万亿元,同比增长23%。随着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这将为中资券商开展跨境业务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跨境理财通的升级则提供了一个观察视角。以2024年为例,中资券商服务港股通交易金额11.2万亿港元,同比增长64.9%,持续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三重周期叠加之下,券商板块或正站在价值重估与趋势向上的关键节点。对于不想费心选股的投资者,银华基金旗下券商ETF(159842)以“管理费率0.15%+托管费率0.05%”的超低费率,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行业配置工具,或可助力投资者力争把握券商未来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