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持续深耕投资者体验优化,权益类基金的分红力度明显加大。不仅存量基金纷纷调整分红规则,新发产品也嵌入分红机制,推动基金分红规模大幅攀升。今年以来,基金分红金额已超过1400亿元,权益类基金分红金额是去年同期的3倍多。在业内人士看来,权益类基金积极分红成为分享收益的重要载体,也为投资者锚定长期价值提供了稳固依托。
权益类基金分红金额激增
随着市场反弹,权益类基金业绩持续回暖,为分红奠定了坚实基础。Choice数据显示,截至8月13日,今年以来基金分红总额达到1415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近40%。其中,权益类基金分红金额猛增,达到348.84亿元,2024年同期仅有102亿元。
具体来看,4只规模居前的沪深300ETF均大手笔分红。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今年以来分红83.94亿元,华夏沪深300ETF分红金额为55.54亿元,易方达沪深300ETF分红金额为40.84亿元,嘉实沪深300ETF分红金额为24.35亿元。此外,南方中证500ETF、华泰柏瑞红利ETF、华安上证180ETF、南方中证1000ETF等分红金额均超过8亿元。
主动权益类基金纷纷加入分红阵营。华泰柏瑞鼎利混合基金今年以来已分红11.59亿元,大成策略回报混合基金分红金额为5.85亿元,易方达科讯混合基金分红金额为5.3亿元,易方达价值精选混合基金分红金额为4.38亿元。此外,华商优势行业混合基金、交银施罗德医药创新股票基金、长信金利趋势混合基金等分红金额均在1亿元以上。
从积极分红的主动权益类基金来看,多数基金今年以来业绩亮眼。截至8月12日,易方达科讯混合基金今年以来收益为43.47%,交银施罗德医药创新股票基金、华商优势行业混合基金等今年以来收益均超过31%。
“今年权益类基金分红金额激增,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业绩打底,今年权益类基金整体表现强劲,为分红提供了充足‘弹药’;二是基金公司对投资者体验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通过分红增强持有人获得感。”沪上一位基金研究员分析道。
从机制上变革提升持有体验
为强化分红的可持续性,多只基金修改收益分配原则,明确分红条件与频率。8月12日,海富通基金公告称,调整海富通红利优选混合基金的收益分配原则并相应修改基金合同。修改后条款为:“基金每季度进行分红评估,在符合有关基金分红条件的前提下,若截至每年1月、4月、7月、10月第五个交易日,每份基金份额可供分配利润高于0.01元(含),则基金管理人可在其后30日内提出分红方案,具体分配方案以公告为准。”
类似的规则调整,近期密集出现,富国中证红利低波动ETF联接基金、南方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及其联接基金、永赢红利慧选混合基金、华泰柏瑞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及其联接基金等均发布了类似的公告,对收益分配原则进行了修改,提高了分红次数。
此外,部分新发权益类基金也设置了“达标季季分红”的条款。比如,中欧核心智选混合基金在符合有关基金分红条件的前提下,将于每季度最后一个交易日对基金的可供分配利润进行评价,该日核定的每份基金份额可供分配利润高于0.01元(含)时,基金管理人将进行收益分配。
在业内人士看来,权益类基金加大分红力度,是提升投资者体验的重要举措。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为基金分红提供了较好的基础。稳定的现金分红不仅能为投资者提供定期收益,还有助于引导其淡化短期波动、坚持长期投资。
“基金分红将帮助持有人提前锁定部分收益,实现‘落袋为安’。同时,满足持有人获得稳定现金流的需求,提升投资获得感。对于基金公司来说,ETF分红的意义则在于控制指数跟踪误差,使得ETF走势更加贴近标的指数的表现,减少冗余资金,提高基金管理效率。”华夏基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