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安中涛的名字再次与泰山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泰山财险”)紧密相连时,这家曾承载着行业期待的险企正站在一个微妙的十字路口。
作为泰山财险的创始元老,他的回归被寄予了扭转颓势的厚望——毕竟,这家公司已在亏损的泥沼中挣扎四年,累计亏损超5.12亿元,今年一季度,该公司也亏损。况且,近期该公司监管罚单接踵而至。从虚列费用到财务数据失真,一系列违规操作不仅消耗着企业信誉,更折射出内部治理的深层隐患。
在保险业加速洗牌的当下,泰山财险能否借“换帅”契机走出困局?潜藏的风险又将如何化解?
罚单频现:合规红线为何屡屡失守?
监管部门的处罚通知书,成了今年泰山财险绕不开的“痛点”。
7月22日,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泰山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因虚列费用、用于给予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合同约定以外的保险费回扣或其他利益,被罚款30万元。
同时,王鹏(时任泰山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车险部副经理(主持工作))因对泰山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虚列费用、用于给予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合同约定以外的保险费回扣或其他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负有责任,被警告,并处7万元罚款。
公开信息显示,泰山财险多次受到监管部门处罚。
今年4月,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披露,泰山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因存在财务数据失真问题,被处以10万元罚款;同时,时任该公司总经理的王可歆也受到警告处分,并被处以1万元罚款。
据泰山财险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今年一季度,该公司虞城营销服务部因“内控管理不到位”被金融监管总局商丘监管分局警告并罚款1万元;该公司内蒙古分公司因“列支费用不真实”被金融监管总局内蒙古监管局罚款18万元。
去年12月,金融监管总局山东监管局近日发布了2张罚单,剑指泰山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及其相关责任人。因未将农险业务费用与其他保险业务费用单独核算,编制虚假财务资料,泰山财产险山东分公司被罚款23万元。张增乾,时任泰山财险山东分公司副总经理,对公司编制虚假财务资料事项负有责任,被警告并处罚款5万元。
尽管泰山财险在公告中强调“已开展针对性整改”,并提出“细化操作风险指标、完善监控区间”等应对措施,但频繁触碰合规红线的背后,是基层机构对短期利益的追逐与总部风险管控能力的脱节。若不能从制度层面切断违规冲动,类似问题恐将反复出现。
业绩承压:四年亏空5亿,增长引擎何处寻?
2011年1月18日挂牌开业的泰山保险,是首家注册地在山东的全国性保险法人机构,是山东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直接管理的省管企业,股东为山东高速集团等10家省管国有企业及德国安顾集团旗下保险子公司安顾财险。
2021年,监管批复同意安顾财险向泰山财险增资6.73亿元,注册资本增至27.03亿元,安顾财险持股比例升至24.90%,成为第二大股东。
从泰山保险经营范围来看,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短期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
业绩显示,泰山保险的净利润自2021年起由盈转亏,连续四年累计亏损5.12亿元。其中2022年净亏损3.6亿元,较2021年同期0.99亿元亏损大幅增加;不过,2023年净亏损收窄至0.48亿元,2024年,该公司亏损0.1亿元。今年一季度,该公司亏损0.1亿元。
财险公司的综合成本率如果高于100%,则意味着保费收入未能覆盖支出,承保端面临亏损。今年一季度,该公司综合成本率为103.68%。此外,2024年,该公司除第二大险种农险外,均承保亏损,如车险承保亏损1亿元、责任保险承保亏损0.3亿元。
此外,泰山保险保险业务收入增速出现下滑迹象。2024年,泰山财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8.33亿元,同比下滑1.98%。今年一季度,该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增速出现自由落体式下滑,同比萎缩超两成,为-20.8%。
临危换帅:“元老回归”能否带来转机?
在业绩与合规的双重压力下,泰山财险的掌舵人迎来更替。
6月27日,公司公告显示,创始元老安中涛回归泰山财险,当选董事长,原董事长苗伟因“工作原因”卸任。
资料显示,安中涛曾参与泰山财险筹备,历任财务负责人、副总经理(主持工作)等职,对公司早期业务布局了如指掌,其回归被视为“熟悉情况、快速切入”的信号。
但这位“元老”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离开财险行业数年,他的主要任职经历集中于水发集团,而保险业在监管政策、市场格局等方面已发生深刻变化——从“偿二代”二期工程全面实施到车险综合改革深化,从数字化转型加速到消费者权益保护趋严,每一项调整都考验着管理者的适应能力。
更关键的是,如何平衡“老经验”与“新需求”:既要修复内部合规体系,扭转分支机构的违规惯性;也要重新梳理业务结构,找到保费增长与风险控制的平衡点;还要协调股东与市场预期,为长期发展注入资本信心。安中涛的“再熟悉”过程,或许正是泰山财险能否触底反弹的窗口期。
泰山财险的当下,是不少中小险企困境的缩影:在头部企业垄断加剧、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合规成本上升与盈利空间收窄的矛盾日益突出。
对于安中涛而言,回归之路注定不会平坦,而市场等待的,不仅是一份整改报告,更是一套能让泰山财险重拾增长动能的系统性方案。毕竟,破局的关键从来不是“换帅”本身,而是能否借势打破沉疴,在合规与发展的平衡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