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系列与汽车测试相关的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规范来自于各种渠道、各种平台的汽车测试行为,如何构建公正标准化的汽车测试评价体系,如何让汽车测试成为购车的有效参考,成为消费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对此,众多业内人士和专家表示,汽车测试亟待正本清源,以维护风清气正的市场秩序。
汽车测试一直是汽车行业、整车企业和消费者非常关注的领域。对于汽车企业来说,汽车测试代表着自身产品的品质和性能,测试的结果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表现。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汽车测试是选择汽车产品的重要参考,测试成绩好的汽车产品往往会成为优先选择。
也正是因为汽车测试的重要性,造成了这一领域的乱象层出不穷。一些平台、机构、自媒体等纷纷进行各种各样的汽车测试,但由于资质、公平性、透明性等问题,很多测试引来了争议和质疑。
对此,专家表示,汽车测试的目的不是博取流量和眼球,而是为消费者服务,让消费者更加了解不同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智能化水平等,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提供公正而准确的参考。汽车测试机构应恪守公平、公正、公开、独立的原则,将不同产品放置于同一维度上开展测试,以科学、严谨的方式展示汽车各项技术指标。
首先,规范汽车测试机构能力要求。应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汽车测试的机构要具有相应的资质和能力,要具备相应试验资源和专业技术人员等,以保证测试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其次,保障汽车测试信息的公开透明。例如,对于测试的车辆来源、测试的各项技术指标、测试的方法和模式等内容保持公开透明,以保证测试的公正性。对于不能保证公正、公平,并向公众公开传播的测试,应对测试机构,以及传播的平台和渠道有相应的处理措施。
再次,开展测试机构监督检查。对于取得汽车测试资质的机构应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审查测试能力保持性、测试试验规范性等,对于测试能力不足、存在不合理和不公正测试等情况的,应取消其测试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