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苏州市公安局通报了上半年工作成效。记者从发布会现场了解到,今年以来,苏州公安紧盯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挽回群众经济损失2.6亿元。在护航营商环境方面,通过“一站式”法律援助服务等举措,为企业挽回各类经济损失超20亿元。

苏州警方强化见人、见灯、见车、见装备“四见”措施。图片来源/苏州警方
苏州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苏州警方聚焦群众关注的“菜篮子”“米袋子”“药罐子”问题,开展多项专项行动。强化立体防控,持续调优以86个警务工作站、200多支武装冲锋车组为骨干的巡逻防控体系。进一步拓展了无人巡逻车、警用机器狗、水面救生机器人等新技术装备在一线的实战应用,强化见人、见灯、见车、见装备“四见”措施。6月以来全市路面侵财类警情同比下降9.3%。
“育儿补贴政策出台后,不到72小时就有电诈人员编造了诈骗话术进行诈骗活动,除了通过网约车运送现金、购买黄金等形式诈骗外,我们还发现有违法人员通过无人机运黄金的情况。”苏州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诈骗新方式,苏州公安组织开展了专业化“打击、防范、预警、宣传、联动”系统整治。今年以来,全市日均拦截涉诈电话3.8万通、涉诈短信35万条,追赃挽损数同比上升38.5%;全市197个派出所扩容组建1500多人的专职劝阻队,累计开展上门劝阻4万余次、集中唤醒3.5万人次、挽回经济损失2.6亿元。
营造公平法治、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是苏州警方的重点工作。目前,苏州警方在全市产业园、创业园等企业聚集区设立347个各具特色的警企服务站、工作站,靠前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完善侵犯商业秘密预约报案服务中心建设、优化预约报案机制和“一站式”法律援助服务,今年已为企业挽回各类经济损失超20亿元。同时,全面助力企业出海,联动商务、人社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协作机制,累计将4125家企业纳入重点扶持企业“白名单”。在打造法治营商环境方面,苏州警方严厉打击不法行为,聚焦劳务中介等涉企用工领域违法犯罪,依法严惩“黑中介”“乱收费”等扰乱市场秩序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全市接报涉劳务中介纠纷警情同比下降45.9%。
今年以来,苏州警方在政务服务方面也在持续优化。升级了市县两级公安政务服务网办中心,运用“AI智能审核”大幅缩短办理时间,审批效率提升两倍;深化“新车上牌”“开办旅馆”等10个“一件事”改革,实现减环节60%、减跑动80%、减时限50%;落实“免证办”改革,推动58个政务服务事项免于提交户口簿、购置税等14类申请材料,平均单笔业务缩短2.5分钟;新增19个事项“当场受理、当场办结”,已累计为群众节约办件时间3.6万余天。在深化道路交通安全提优攻坚方面,苏州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苏州“人、车、路”要素密集、数量居全省前列,全市公安机关推进多项专项行动。今年全市道路交通亡人事故数、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3%和14.2%。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在把人工智能作为公安工作“最强武器”方面,苏州警方也走在了前列。今年2月,苏州警方在全省率先完成DeepSeek在公安网的本地化部署,落地应用36个基层实战亟需的警务大模型。在推进科技装备升级方面也初见成效,特别是针对夏季易发高发的溺水警情,研发了“防溺水智能预警系统”,构建形成“空中无人机巡航、水域无人艇驻守、岸域AI智能预警”的立体防控体系。今年以来,系统累计触发有效预警687次,成功实施救援59人,全域溺水警情响应时效提升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