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贷的“国补”来啦!近期,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明确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什么情况下能贴钱?能省多少钱?一口气看懂消费贷款贴息方案。
什么情况下能贴息?
《方案》规定,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且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包括信用卡业务。
单笔消费金额以5万元为临界点,5万元以下的消费都能补贴,5万元及以上的需要是一些重点领域的消费才能补贴,包括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
能贴多少?
个人消费贷款的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在3%左右,而本次贴息利率为1%,即大概贴补了三分之一的利息。
不过要注意的是,贴息比例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举个例子,如果个人信用非常好,能拿到1.8%的消费贷利率,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贴息1%,最多贴息0.9%。
同时,单笔和累积的贴息都是有上限的。
对于单笔超过5万元的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比如在贴息1%的情况下,买了一辆车,消费贷款用了40万元,单笔是按照5万元额度进行贴息,原本利息大概是1500元一年,现在可以贴息500元。那如果分8次来借,能不能贴息4000元?
答案是不可以。因为累积贴息有上限。政策执行期内,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所以如果是消费贷款40万元买车,原本利息大概是12000元一年,就算多借几次,累积贴息的金额,顶格还是3000元。
如果是单笔5万元以下的小额消费,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里也有累积贴息上限,为1000元。以1%的贴息利率来算,对应的累计消费金额是10万元。也就是5万元以下的消费,累积总额超过10万元时,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里最多是能享受1000元的贴息。
怎么操作拿到贴息?
现在个人消费贷款经办机构包括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5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咱们只需要授权经办金融机构获取相关的交易信息,这一步是用于开展贴息资金审核,之后贴息的资金由贷款经办机构在向借款人收取贷款利息时,直接扣减。
同时,为了防止挪用到非消费领域、或者是套取贴息资金,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监管机构也会对执行情况进行抽查监督。经审核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财政部门将追回相关贴息资金,并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对于贷款经办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由相关部门依法依规追究相应责任。对于借款人违法违规套取贴息资金的情况,由贷款经办机构纳入个人征信记录。
公告发布没多久,六大国有行均发布公告称,将积极响应并严格执行《关于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的通知》,依法合规开展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