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齐金钊
日前,记者从深圳市国资委了解到,今年以来,深圳市国资委大力实施助力深圳打造优良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系列行动,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深圳国资国企从“资源持有者”向“生态共建者”升级。目前,100个战略性、高价值的优质应用场景正在加速打造中。
服务深圳创新之城建设
据悉,今年以来,深圳国资国企针对中小科技型企业缺少“应用场景”这一痛点,坚持问题导向,择优遴选出100个战略性、高价值的优质应用场景,举办了国资国企应用场景发布与签约仪式。
深圳市国资委介绍,通过补齐场景应用这一重要环节,深圳国资国企为科技型企业新技术新成果提供“试验田”,并以此为合作纽带进一步向科技型企业链接产业投资和基金投资资源,培育打造包括国有企业、科创企业、属地政府、创新平台、金融机构等在内的创新生态,服务深圳全方位深层次建设创新之城。
围绕深圳“20+8”产业集群,深圳国资国企通过开放应用场景,为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重点产业技术创新升级提供“加速器”,助力新兴产业快速形成技术优势、规模优势,不断提高认可度和市场占有率,有力支持全市重点产业发展。
在机器人这一细分领域,深业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机场等围绕托育园区、机场货运、环卫清扫等提供43个应用场景,目前已有包括接送管理、智能巡检、激光清洗等在内的115款机器人在养老托育、交通运输、工程建造、城市管网等领域实地应用,为机器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服务中小企业发展方面,深圳市特区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就主体施工、安全巡检、低空作业等近40个应用场景,与20多家中小科技型企业达成合作,推动实现智慧测量、自动抹灰、爬壁安检、低空巡检等17款103台套科技新品在建筑工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大规模、长时段测试应用,有力服务众多中小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
推动国有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深圳市国资委看来,应用场景开放既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了应用市场,也为深圳国资国企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双方形成的合作关系将进一步巩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涵养整个科技创新生态。
例如,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与万纬物流合作实现全球首例机器人自主搭乘地铁为便利店配送货,与顺丰合作开展的“地铁+无人车”快递运输业务,有效提高了地铁空闲时段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拓展了地铁物流商业模式,并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深圳市环境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与大寰科技合作研发的水质检测机器人已顺利落地投产,并出口沙特等多个国家。
展望未来,深圳市国资委表示,深圳国资国企将以更大力度实施助力深圳打造优良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系列行动,坚持场景牵引,强化深度赋能,积极打造和开放战略性高价值应用场景,构建敢投善投金融服务生态,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深入实施提供高品质低成本产业空间等系列行动,着力打造全球科创企业向往的“热带雨林”,为深圳全方位深层次打造创新之城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