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杨威)“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是哪一天吗?”“我知道,是7月1日。”在荆州市李埠小学六年级课堂里,华中师范大学鸿鹄志愿服务队支教队员刘昱潼以一问一答的方式拉开了党史教育课的序幕。
“那你们知道,我们党都做了哪些伟大的事吗?”
“打退了日本侵略者。”
“建立了新中国。”
“进行改革开放。”
一问一答中,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热情高涨。
为进一步丰富湖北省乡村儿童假期精神文化生活,激发乡村学校少年宫阵地活力,省文明办联合团省委共同组织实施2025年“圆梦工程”助力乡村学校少年宫“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暑假期间,青年志愿者们前往湖北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他们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和自身特长,打造了多元化特色化课程,帮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充实的假期。
童心巧手创意无限

近日,武昌理工学院知行书苑支教队走进天门市乡村教学点,开展以甲骨文为主题的文化课堂。为了让抽象的文字变得可触可感,志愿者设计了粘土制作环节,孩子们立刻兴奋地动起手来,小心翼翼地模仿,有的孩子发挥想象,给“鸟”字的粘土加了尖尖的嘴巴,给“鱼”字添了波浪形的尾巴。志愿者巡回指导时,会趁机讲解每个字的文化内涵,让孩子们在动手过程中加深对文字的理解。

在襄阳市谷城县茨河镇如松小学,武汉学院暖阳志愿服务队为孩子们带来一堂生动的“磁力不倒翁DIY”科技课。孩子们利用超轻黏土、磁铁等材料,发挥想象力,制作出会“跳舞”、能“互动”的不倒翁,在实践中学习重心、磁力等物理原理。活动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
传授技能护佑成长

“老师,看我做的‘揽雀尾’像不像在顺孔雀的尾巴?”十堰市郧阳区谭山镇中心小学三年级的义圩小朋友兴奋地展示着动作。来自汉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向阳花”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将蕴含千年智慧的“太极拳”带入乡村课堂,数十名小学生在晨光熹微中凝神静气,一推一收间,感受着刚柔并济的东方韵律,为活力校园注入了沉静而深厚的文化力量。

暑期期间,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航海学院风帆志愿服务队前往咸宁市咸安区向阳湖镇甘棠学校,志愿者们采用“理论+实操”的创新模式,开展了防溺水安全教育、心肺复苏急救培训等课程。在情景模拟环节,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掌握了防诈骗、防诱拐的技巧;消防安全演练中,大家学会了正确使用灭火器的方法。这些生动有趣的课程切实提升了学生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责任编辑:郭金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