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位于北极圈的阿拉斯加,将再次见证历史。
当地时间8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将在阿拉斯加州最大城市安克雷奇会晤。这一会晤承载了诸多历史意义:不仅是美俄领导人4年来的首次线下会晤,也是特朗普与普京自2019年以来的首次见面,同时也是普京10年来首次踏上美国的领土。
在安克雷奇,“任何一天,甚至整个季节的天气都是难以预料的”。这也适用于即将到来的特普会。据美俄双方的公开信息,乌克兰危机的长期和平解决方案,将是双方会晤的主要议题。特朗普13日在华盛顿举行的一场记者会上说,如果普京在阿拉斯加会晤中不接受俄乌停火的提议,将面临“非常严重的后果”。11日,他还称,这将是一次“试探性会晤”,结果“或好或坏”,但相信双方会进行“建设性对话”。美俄领导人会晤后,他希望“最终”安排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普京会晤,如有必要,可以举行美俄乌领导人三方会晤。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韦宗友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复杂的问题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案。指望美俄领导人通过一次会晤就能够把冲突背后牵涉的复杂和尖锐的问题都能够解决了,也是不现实的。但目前来看,双方能见面是最好的结果,如果此次能在俄乌停火问题上达成一些框架性的共识,那就能为美俄双方的继续会晤、俄乌领导人的后续见面,甚至是美俄乌三方坐在一起,创造有利的条件。”
阿拉斯加州“已准备好了”
在这一备受关注的会晤地点公布后,美国阿拉斯加州州长迈克尔·邓利维日前表示,该州已准备好举办特朗普与普京的会晤,并称阿拉斯加凭借其自身地理和历史条件,是举办这一活动的合适地点。
美国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12日说,特朗普将在会晤中“倾听”,以深入了解如何能够结束俄乌冲突。莱维特表示,会晤期间,特朗普将与普京进行一对一会谈。
从地理上看,阿拉斯加是美国与俄罗斯最接近的州,两地通过白令海峡相连,最窄处仅约88公里。尽管阿拉斯加当前隶属于美国,为美国面积最大的州(占20%),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往往能唤起美俄双方的历史记忆。
18世纪,最先涉足阿拉斯加的是俄罗斯探险家维图斯·白令。彼时,他在沙皇彼得大帝派遣下,探索了阿拉斯加海岸,这一举措标志着俄国对该地区的正式殖民开始。此后,俄国殖民者在阿拉斯加建立了贸易站,主要从事海獭皮毛贸易。到19世纪中叶,因财政困难和地缘政治考量,俄国决定出售阿拉斯加。1867年,美国以720万美元购买了152万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领土。
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此前表示,俄罗斯和美国的经济利益在阿拉斯加和北极交汇。即便利益交汇,但公开信息显示,此前从未有俄罗斯领导人到访过阿拉斯加州。梅德韦杰夫在担任俄总统期间曾访问过美国的夏威夷、纽约和匹兹堡;普京此前曾访问过纽约、得克萨斯州、马里兰州、佐治亚州和缅因州。
韦宗友认为,特朗普与普京时隔6年后再度会晤,甚至把会晤的地点选在美国,其实就是向外界发出一个信号:对俄罗斯的制裁,实际上已松动,甚至被削弱,而这也可以间接地被视为美方向俄罗斯“赠送”的一份外交大礼。
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韦进深告诉第一财经,关于解除对俄经济制裁的议题也是此次美俄领导人会晤的核心议题之一,“对俄罗斯而言,寻求取消美国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可能是俄方关于此次元首会晤的重要目标考量,但能否实现这一目标,俄美双方将展开持续博弈”。
这一问题事关会晤成败
就核心议题而言,韦进深认为,本次俄美领导人会晤,关于政治解决俄乌冲突的议题将是看点之一。“鉴于俄乌冲突的复杂性及其广泛的地缘政治影响,以及乌克兰及欧盟等攸关方的‘缺位’,俄美双方难以通过一次元首会晤达成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最终决议,但有可能就政治解决俄乌冲突达成一些基本的共识,从而有利于推进俄乌和谈。”
韦宗友认为,双方会谈的重点肯定会涉及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促使俄乌实现停火。美国国务卿鲁比奥6日表示,领土问题是结束俄乌冲突的“关键要素”,为达成协议,俄乌都需要作出妥协。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8月9日,泽连斯基在官方社交平台发文称,乌克兰宪法已经明确了国家的领土问题,“乌克兰宪法中已经有了对乌克兰领土问题的回答。没有人会、也不能背离这一点。乌克兰人不会把自己的土地拱手让给占领者”。
在俄乌争议的领土问题上,韦宗友认为,目前欧洲“力挺”乌克兰,乌克兰本国宪法也反对领土的割让,这背后还涉及停火之后乌克兰的安全保障问题。“目前来看,在领土以及安全保障问题上,俄乌存在着巨大的分歧。此次美俄会晤中,如何调和俄乌双方在领土问题上的尖锐对立,是对此次美俄领导人会晤成败的巨大考验。”他说道。
至于泽连斯基是否会在最后一刻参会,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2日,泽连斯基在一论坛上谈及特朗普与普京即将举行的会谈时表示,尽管此类领导人层面的会谈意义重大,但任何涉及乌克兰的决定,若没有乌克兰的参与,都是不可接受的。他还提到,未来各方将举行领导人级别的会晤,不过具体日期目前尚未确定。
韦进深还认为,关于俄美关系正常化的议题,也可能是此次会晤的看点,俄罗斯与美国有可能在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领域如战略稳定、军控等方面开展对话。
欧洲能否“上桌”
此前,特朗普在6日与欧洲领导人通话时提到,此次会谈仅限美俄乌三国领导人参与,不会包括任何欧洲国家的代表。特朗普把欧洲“拒之门外”的表态着实使得欧洲政客在这一周内忙得团团转。
9日晚,英、法、德、意、波、芬六国领导人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发表联合声明,就美俄即将举行的阿拉斯加会晤划出“安全红线”。声明明确要求,任何乌克兰危机的外交解决方案必须“保护欧洲和乌克兰的重大安全利益”,并强调“没有乌克兰参与,就无法决定其和平之路”。同日,英国、乌克兰及北约高官等在英国与美国副总统万斯举行了会谈。欧洲各国向美国表明了其立场,即“应首先实现停火,领土交换应相互进行”。
11日,欧盟外长举行紧急线上会议,讨论对俄制裁和为乌提供更多军事支持;除匈牙利外,欧盟各成员国领导人12日发表联合声明,再次强调外交解决方案必须保护乌克兰和欧洲安全利益。13日,德国总理默茨还邀请特朗普、泽连斯基、冯德莱恩、北约秘书长吕特及法国总统马克龙和英国首相斯塔默等欧洲国家领导人举行视频会议,讨论乌克兰局势。
韦宗友告诉第一财经,俄乌冲突已持续三年多,双方都已精疲力竭。“从战场上来看,尽管俄罗斯这一年多小占优势,但其实俄方每推进一步都付出了巨大的人员、经济和外交代价,整个战场实际上已陷入消耗战了。”他分析道,“对乌克兰来说,其实主要是依靠外部援助,特别是来自欧洲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在特朗普上台之后明确表示不会向乌克兰继续提供军事援助后,援助的重担就落在了欧洲的身上。但欧洲本身也没有这样的军事能力。”
在韦宗友看来,如果未来欧洲要继续花钱购买美式武器装备(援助乌克兰),长此以往,欧洲各国内部也会面临民意的反弹,“如果能够通过外交途径实现尽快停火,其实从某种程度上对各方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解脱,也是为这场已持续三年多的冲突画上一个休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