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4 22:06:40 股吧网页版
全球高校的AI攻防战
来源:国际金融报

  伴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GAI)的爆发式发展,变化正悄悄渗入全球学术体系的每个角落,从留学申请的个人文书再到国内外课堂上的学术论文,ChatGPT、DeepSeek等工具正悄然嵌入学生的创作过程,成为他们的“学术助手”。

  这种新力量既为学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效率,也引发了各大高校对于学术诚信的深切忧虑。校方正在加速升级反制措施,日益精湛的检测技术成为AI“攻防战”的核心武器。

  禁止AI写作

  2022年11月,ChatGPT一经推出便迅速在社交媒体上走红,不到一周用户数便突破100万,月访问量达到2100万次。两个月后的2023年1月底,其月活跃用户就已突破1亿,成为史上用户增长最快的消费级应用程序。

  随着ChatGPT的功能和潜力被不断挖掘,其在技术、安全与教育领域引发的争议也持续升温。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布朗大学等15所Top 30高校已明确将AI代写申请文书认定为学术欺骗,并规定违者将被取消申请资格。与此相比,耶鲁大学的态度相对开放,鼓励学生将AI作为完善想法的辅助工具,但前提是保持学术诚信。招生办公室建议将AI用于头脑风暴,而非生成过于精致的成品内容,以免引发对申请者真实性的质疑。纽约市教育部发言人詹娜·莱尔(Jenna Lyle)则指出,部分限制措施源于AI对学生学习产生负面影响的担忧,以及对内容安全性和准确性的顾虑。

  在学术出版领域,ChatGPT等AI的出现同样引发了规则调整。据《经济时报》(ET)报道,《自然》(Nature)杂志已明确规定,在其期刊发表的论文中,ChatGPT等人工智能软件不能被列为作者,以维护学术署名的规范与责任。

  如何检测

  早在AI出现之前,高校就一直在应对抄袭问题,并建立了多种方法来核查学生作品的原创性。

  随着GAI的兴起,传统的抄袭检测手段面临新的挑战,促使高校引入更复杂的工具,例如Turnitin和The Checker AI,以应对AI代写带来的风险。

  据Turnitin亚太地区副总裁詹姆斯·索利(James Thorley)介绍,该公司的技术会将学生论文与全球最大的学术内容数据库进行比对,包括过往学生作业、学术出版物以及当前和已归档的网页内容。这一数据库基于公司超过25年的积累而建立。

  索利补充道,这类工具并非衡量学术不端行为的唯一、无可争议的指标。不过,AI检测技术确实在一致性、可靠性和透明度方面都存在明显缺陷。

  首先,在准确性上,许多检测器容易出现误报与漏报,即既可能将人工撰写的文本误判为AI生成,也可能漏掉真正由AI代写的内容。研究显示,人工撰写作品的分类结果往往不稳定,尤其在面对经过人工编辑或翻译的AI文本时,检测器的识别能力会明显下降。

  其次,在透明度方面,目前外界普遍不了解AI检测器的训练方式及其具体的判定逻辑。虽然“突发性”(句子长度和结构变化的可预测性)与“困惑度”(句子下一个词的可预测性)是检测中常用的技术参数,但这些系统依然如同一个“黑匣子”,因为平台既不公开其训练数据,也不解释模型在检测AI痕迹时具体依赖哪些特征。

  最后,在适应性上,由于多数检测器基于较旧的AI模型或数据集训练,它们很难跟上更新、更复杂的生成式AI平台的写作风格。不仅如此,AI生成的内容经过人工润色或技术处理后,还可能成功绕过检测工具,使其更难与人类创作区分。

  因此,人工检测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应该被视为教师的‘助手’,以补充现有的检测抄袭和非原创作品的方法。”索利解释道。

  一项国际研究已表明,大学教授能够较为准确地区分学生原创论文与ChatGPT生成的论文。学生自己的写作往往包含更多参与度特征,该特征的平均数量是AI生成文本的近三倍。这些特征包括个人叙述、反问句、直接与读者交流的语句,以及用于支持文章论点或观点的说服性语言。相比之下,AI的写作更倾向于堆砌事实,缺乏个性化和对话感。研究者指出,除非给出额外而具体的提示,否则AI很难将枯燥的主题写得引人入胜,更无法完全模拟人类写作的独特风格赋予文章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