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4 22:40:30 股吧网页版
多所高校明确不实行 “非升即走”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林靖

  考核不通过就退出,是无数高校教师焦虑的源头。不过近年来,有多所高校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时开始强调不实行“非升即走”。

  今年8月,《中国海洋大学诚邀全球英才申报国家优青(海外)项目(新增批次)》明确,聘任为学校高层次人才工程教授,纳入学校事业编制,聘为博士生导师,设有薪酬增长机制,享受良好的学术环境,无“非升即走”,不实行竞争性淘汰。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25年诚聘海内外优秀人才公告》中明确,所有岗位都有编制,不实行非升即走政策。

  沈阳工业大学辽阳分校在《2025年高层次人才招聘》中提到“招聘岗位为事业编制,无非升即走要求”。

  《广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年实名编制招聘博士》,提到学校实名编制引进高层次人才、海内外优秀博士,薪资福利按照国家规定政策执行,无非升即走。

  所谓“非升即走”,一般指青年教师在入职高校时,在约定的期限内,需完成一定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任务,其间需要通过聘期考核,如不达标就要离职或者转岗。该制度的引进本意为促进高校人才竞争,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激励青年学者进行成果产出。然而在实际发展中,“非升即走”等新型聘任制度也给青年科研人员带来不小的压力。

  有媒体报道分析,部分高校非升即走存在淘汰率较高、以论文和项目为主的考评体系不合理、相对单一等情况。非升即走也可能导致青年教师更多关注论文、项目,而忽视教学质量;更多追求短期项目,而忽视长期的学术积累。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李孝轩谈道,目前高校“非升即走”制度存在“评价标准单一失衡”“催生大量低水平的研究成果”“重科研、轻教学”“ 重管理轻教师权益保障” “ 过度强化‘淘汰’导向”等问题。

  对此,他建议,改革高校人才评价体系,根据学科、岗位特性,建立多元、分类评价体系;改革科研支持机制,打破“唯帽子”论;完善年轻教师在住房、婚育、抚养子女等方面的基本保障和支持制度;重视做好青年教师的心理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张博此前曾建议,在拟定高校“准聘—长聘”制的指导性文件时,合理拟定“准聘”转“长聘”的比例。全面考核青年教师“准聘”期内教学、科研、团队合作、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业绩。重视“准聘”考核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综合单位考核、同行评价、学生评教、团队及社会认可度,对青年教师进行全面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将量化指标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完善代表作制和同行评议制度,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破除唯论文和基金项目的量化评估体系。建立“准聘”绩效考核结果申诉制度,允许青年教师对绩效考核程序及结果提出异议,尤其允许青年教师提供可以证明自己工作价值、进程及研究前景、潜力的证据,为从事原创性、应用性、长周期及冷门绝学研究的青年教师提供特殊支持,加强“长聘”制设计。

  近年来,一些高校也在优化提升非升即走的机制。比如,构建涵盖教学质量、科研等方面的多元评价体系。

  另一方面,不同类型的科研院所,薪酬、发展空间等方面存在差异,考核的要求差别也很大。对“青椒”们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平台也十分关键。

  一位高校教师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当前青年教师确实比较辛苦,压力比较大。不同类型的高校有不同的考核机制,青年教师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去匹配,作出最适合自己的理性的选择。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