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与工业之美、科技与人文之光交相辉映。8月14日晚,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速滑馆(下称“冰丝带”)举行。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下称“运动会”)于8月14日至8月17日在“冰丝带”举行,届时将有500余台人形机器人同台竞技。
运动会共设100米障碍、足球5V5、自由搏击、清洁服务、混料分拣、物料搬运等26个赛项、487场比赛,来自全球5个大洲、16个国家的280支参赛队伍注册参赛。
开幕式现场,在“机器人秀”《欢迎来到碳基生命的世界》中,机器人与歌手、街舞团合作斗舞。传统文化创演节目《智韵和鸣》将戏曲、武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机器人科技相融合,是本次开幕式中使用机器人数量最多的表演节目。

图: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式记者窦世平摄
入场仪式后,FOP(竞赛场地)定点展示环节上演“科技秀”:中德机器人战队展开足球5V5对抗,宇树机器人演示快速搏击动作和街舞,来自湖北光谷东智科技具身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代表队的9台“兵马俑”机器人与北京舞蹈学院团队呈现同步舞蹈律动,酒店迎宾、医药分拣等场景展示则凸显机器人的实用价值。
在蓝色跑道上,多台机器人在跑道上开展百米竞赛,用稳健的步伐展示技术实力,同时,机器人运动员还展示了后空翻,3台松延动力机器人用标准的体操动作表演广播体操,尽显算法的“智慧”与传感器的“感知”能力。

图:机器人“走秀” 记者窦世平摄

图:开幕式100米比赛记者窦世平摄
开赛前,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松延动力、宇树科技等多支参赛队伍已在田径跑道展开机器人竞速训练。此次运动会还设有工业、仓储、医院和酒店4个场景共7个赛项,着重考察人形机器人在场景应用中的精细作业能力与智能化水平。
近年来,中国通过《“十四五”国家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而全球范围内,人形机器人已成为前沿科技竞争的关键领域。本次赛事不仅是竞技平台,更是全球科技成果展示与未来产业对话的重要窗口。
“我们想通过丰富的赛项设置,来进一步检验人形机器人‘智能’和‘体能’的综合能力及融合水平。”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姜广智表示,机器人在参与各类赛项过程中,需要在动态环境中完成感知、决策、执行的长程复杂任务,对机器人的智能化、自主化、通用性和泛化能力要求更高,更能体现机器人执行任务的能力。
姜广智介绍,近两年,北京紧抓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持续深入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赋能带来的发展机遇,推动机器人产业高水平创新发展,力争将北京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机器人创新高地。
据运动会组委会透露,本次运动会将通过竞技比拼推动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控制、环境感知等核心技术的突破,为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此次开幕式的成功举办,标志着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正式启动,这场科技盛宴将全面展示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决策和综合实力,推动全球在该领域的交流与发展。
作者:刘暄窦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