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仲茜)江苏恒顺集团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镇江交通产业集团智慧停车数据资产在上海数据交易所正式挂牌;镇江国控集团下属车驰汽车获全国汽车定制改装行业“定制整车品牌10强”……近年来,江苏镇江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市属国企聚焦主责主业,注重创新驱动,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通过不断改革创新、突围造血,去年镇江市属国企缴纳税费增长22.1%,对市级财政贡献度首次突破150亿元;今年上半年,镇江市属国企利润增长势头不减,同比增长41%,改革红利持续强劲释放。
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表示,镇江将坚定不移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国资国企做强做大,实现高质量发展路径。
同类整合,实行专业化运行
镇江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文旅打卡消费点集聚,拥有金山、焦山、北固山三座名山,金山寺、甘露寺、西津渡、大运河等名胜古迹。面对曾经“散弱小”的困境,镇江以“专业化整合”重构国有经济版图,将“散落各家”的镇江国资系统酒店资源,整合至镇江文旅集团旗下。文旅集团董事长蒋云峰介绍,今年以来,镇江文旅集团抢抓演唱会、“苏超”等热点,打出更具吸引力的“微演绎”“票根经济”等组合拳,市场人气两旺,上半年旅游板块实现营收1.05亿元,同比增长9.38%。
近年来,镇江还启动“专业化整合”专项行动,带动国资国企合并“同类项”、聚焦主赛道。由镇江产投集团牵头实施类金融资源整合,已培育10多家上市公司及挂牌企业,债权板块创新开辟业务新领域新赛道,截至今年6月,股权投资和资本运作累计实现投资收益超14亿元;港发集团收购海纳川物流公司股权实施危化品仓储物流资源整合,上半年海纳川公司利润同比增长103%,营收利润呈现跳跃式增长态势……产业链纵向整合与同类业务横向归并,让市属国企告别“同质化竞争”。
“推动国有企业更加聚焦核心业务和优势领域,全面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贡献度。”镇江市市长徐曙海表示,镇江把转型升级作为本轮国企改革的重点任务,进一步明晰不同类型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分类施策、全力推进。
创新突围,跨入发展“第二曲线”
科技创新,引领镇江国有企业跨入发展“第二曲线”。以“智改数转”为关键抓手,镇江大力支持国有企业建设高水平智能工厂,推广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一项项新技术、新标准成为驱动发展的“最大增量”。
百年老店恒顺醋业不仅是“中华老字号”、A股“醋茅”,还是追求高端化、智能化的先锋。公司生产环节九成以上已经完成自动化改造,机器代替人工生产、大数据检测代替人工录入等已成为常态。今年2月,恒顺醋业集团的“食醋全流程价值链协同智能工厂”项目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打造食品类智能制造“升级版”标杆企业。
今年初,镇江交通产业集团路桥公司智慧机群协同施工编队标准,也入选交通运输部“2024年交通运输标准化典型案例”。镇江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朱蕊介绍,公司研发高模量沥青路面智慧机群协同施工技术,其摊铺和碾压精度在国内首次实现“零距离”贴边碾压的突破。
与此同时,镇江市国资委频频打出“惠才实事”组合拳,设基金、建公寓、开驿站,着力引育高层次创新人才和技能工匠。其中,今年7月,作为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出资组建的第三批产业专项基金,由镇江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发起的镇江高端智能制造产业专项母基金10亿元启动运行,重点投资新能源、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和航空航天产业、新型电力(智能电网)、海工装备与高技术船舶、新材料等产业领域。镇江市委常委、副市长周凯表示,镇江正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优化科技金融服务,推动金融资本与科技创新“双向奔赴”。
镇江市国资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市属国企以“三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构建“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机制,不断拓宽镇江国企“进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