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5 01:03:50 股吧网页版
周鸿祎狂赚6倍!“国产伟哥”能否救得了旺山旺水的“新冠药后遗症”?|创新药观察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赵文娟 于娜

  一边是“国产伟哥”昂伟达高调获批上市,一边是港股IPO加速冲刺,旺山旺水在2025年盛夏迎来高光时刻。这家成立12年的药企曾凭借抗新冠药VV116一度站上风口,更因周鸿祎早期投资增值6倍引发资本瞩目。

  另一边却是刺眼的财务数据:主力收入断崖式下跌,现金流持续失血,核心产品面临红海搏杀。当“新药上市+IPO冲刺”的双响炮炸响,一场关乎44亿元估值的资本博弈正在暗流涌动。

  新冠药的馈赠与反噬

  旺山旺水成立于2013年,在过去的12年里,致力于发现、获取、开发和商业化小分子药物,聚焦于病毒感染、神经精神、生殖健康三个治疗领域,开发了由九款创新资产组成的管线,逐渐构建起了覆盖“研究—临床开发—制造—商业化”的全产业价值链能力。其中三款核心产品VV116、LV232及TPN171备受关注,被认为具备同类首创或最佳潜力。

1.png

  其中,新冠口服药VV116曾给旺山旺水带来了耀眼荣光。

  VV116堪称旺山旺水发展史上的“现象级产品”。作为一款靶向RNA聚合酶的抑制剂,其最初以新冠治疗为核心适应症切入市场。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间,公司与君实生物达成系列合作,将该药在全球大部分区域(中亚五国、北非、中东、俄罗斯除外)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权利授权给对方。这一合作在2023年迎来爆发式回报——1.84亿元的里程碑及权利转让付款入账,占当年总营收的92%,直接推动公司实现2亿元营收和642.7万元净利润,创下成立以来的首次年度盈利,成为其业绩曲线中难得的上扬拐点。

  2024年,随着这笔支撑业绩的“救命钱”彻底断流,旺山旺水的对外授权收入骤降97%,全年营收从峰值暴跌至1183.2万元,亏损额激增至2.18亿元。这道陡峭的业绩曲线背后,是企业对单一产品过度依赖的经营隐患集中爆发。

  进入2025年前四个月,对外授权收入进一步萎缩至27.3万元,仅余特许权使用费一项。曾经贡献近九成营收的“金牛产品”VV116,如今月均收入不足7万元,甚至难以覆盖一名高管的月薪。尽管当期营收回升至1295.8万元,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但1.12亿元的亏损仍在持续。更值得警惕的是,营收增长中1000万元来自专利转让,这类非经常性收入如同短期强心剂,无法形成持续稳定的造血能力,难以支撑企业长期发展。

  国际注册创新管理师、鹿客岛科技创始人兼CEO卢克林告诉《华夏时报》记者,“VV116的起伏是一次教科书级的‘疫情红利幻灭’。”他进一步表示,“隐患在于,疫情资产缺乏复用性,一旦需求退坡,产能、渠道、学术网络全部沉没,估值逻辑立即从‘峰值折现’切换为‘固定资产清算’。”

2.png

  (截图来自招股书)

  增长表象下的结构性隐忧

  目前,旺山旺水的收入架构由对外授权、CRO服务、药品销售及知识产权转让四部分构成,但这四类收入均未形成足以支撑企业稳健运转的核心支柱。其中最受期待的药品销售收入,虽从2023年的67.4万元增长至2025年前四个月的259.4万元,保持着增长势头,但其绝对规模、结构与增长质量均暴露显著短板。

  更值得关注的是,驱动这份增长的主力并非创新药,而是仿制药达泊西汀与瑞巴派特,且这两款药物均为成熟剂型,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狭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两款核心创新药的销售表现近乎停滞,其中VV116(抗新冠药)曾因疫情获得阶段性授权收入,但在国内上市时错过风口,目前销售端已近乎沉寂,对药品收入的贡献可忽略不计。TPN171(昂伟达,ED治疗药)作为2025年7月新获批的1类创新药,虽被视为IPO“王牌”,但截至2025年4月尚未贡献实质收入。即便上市后,面对“伟哥”“金戈”等占据99%以上市场份额的竞品,其短期放量难度极大。

  这种“仿制药撑场面”的结构,与公司44亿元的估值形成尖锐矛盾,使得其估值逻辑的合理性备受市场质疑。对此,卢克林认为,“44亿元估值对应2024年预期PS约18倍,远高于仿制药板块均值5—6倍,隐含的假设是TPN171能在ED与PAH双适应症上复制VV116的爆发。”他进一步指出,“但TPN171的窗口期并不宽裕,ED适应症面对辉瑞原研专利悬崖后的红海仿制,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仅12亿元;PAH虽属孤儿病,但需与已上市的利奥西呱、马昔腾坦正面竞争,首年峰值销售很难突破3亿元。若2025年前拿不出二期数据支撑差异化,估值将被迫向传统仿制药回归,18倍PS或腰斩至8—10倍。”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两款核心管线的技术均来自实控人沈敬山控制的关联方。其中,主力产品TPN171与研发进展相对滞后的抗抑郁药LV232,均系从上海特化、山东特瑞曼等关联企业处引进。截至2025年4月底,无形资产中“授权引进”相关支出累计达5494万元,部分资金流向了实控人的关联企业。这些通过高价引进的技术,未来能否成功转化为公司业绩,目前仍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知名财税审专家、资深注册会计师刘志耕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实控人关联方的双重角色隐患易引发利益冲突风险。由于实控人关联企业同时充当供应商和技术授权方,且部分研发成本流向这些企业,易引发多重风险,主要包括价格不公允与利益输送、独立性丧失与竞争力削弱及监管与合规风险。”

  客户结构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对大客户的依赖度始终处于高位。数据显示,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达到99.3%、86.6%及91.2%,而单一最大客户的收入贡献度更持续攀升,从51.1%增至65.1%,2025年前四个月已高达77.2%。这种高度集中的营收结构,不仅让公司在合作中议价空间受限,更潜藏着显著经营风险。刘志耕进一步表示,“由于前五大客户贡献90%的收入,客户依赖度加剧,这种高度依赖模式导致经营脆弱性明显,很容易产生收入集中度过高的风险,具体包括收入骤降与现金流危机、合作变动引发生存威胁和市场拓展受限等风险。”

  更严峻的考验在于债务压力的集中爆发。

  刘志耕分析,“旺山旺水的现金流健康度确实面临着严峻挑战,偿债能力已持续恶化,且对其生存与发展构成重大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三大方面:一是现金短缺与偿债压力巨大;二是经营现金流量持续大额流出;三是现金流枯竭风险已迫在眉睫。”

  截至2025年4月,公司账上7283.3万元的现金储备,需直面2.31亿元的流动负债,1.57亿元的资金缺口已形成实质性偿债压力。偿债能力指标的持续恶化更凸显危机:流动比率从2023年的0.6骤降至0.3,意味着短期偿债能力较两年前腰斩;净资产规模同步萎缩,从1.88亿元缩水至8649.2万元,资产质地持续弱化。而经营端的现金流表现同样刺眼,2024年净流出1.09亿元,相当于日均消耗30万元,这种“坐吃山空”的状态正加速侵蚀企业的生存根基。“具体影响如公司研发受阻、融资能力削弱、对赌协议承压等。”刘志耕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旺山旺水在过往融资过程中曾与投资方签署对赌协议。据披露,公司曾与青岛北岸、九州科技、青岛旺德等投资方约定,若未能如期完成上市,将触发股份回购义务。尽管随着本次港股IPO递表,相关对赌条款已暂时中止,但潜在风险并未消除。一旦IPO进程折戟,公司将面临高达5124.5万元的金融负债偿付压力,这对其财务状况将构成显著考验。

3.png

  (截图来自招股书)

  产能闲置率98%仍扩产的“扩张悖论”

  此次港股IPO,旺山旺水拟将募集资金用于核心产品研发、工厂扩建及补充营运资金等,但这一计划与其当下98%的产能闲置率形成了鲜明矛盾。一边是持续投入资源进行扩张的规划,另一边是现有产能大量闲置的现实,这种显著的错位,使得其冲刺上市的进程从一开始就面临着难以回避的疑问。

  招股书显示,旺山旺水已经在江苏省连云港建立符合GMP标准的商业化生产设施,2024年6月投产,年设计产能达1亿粒胶囊及6亿片片剂,但目前实际产能利用率不足2%,几乎等于空转。

  即便现有产能大量闲置,旺山旺水仍计划将部分募集资金投入青岛工厂建设。据披露,青岛工厂目前正处于施工设计阶段,并且预计将于2026年底前竣工。青岛工厂的初步年设计产能为2亿粒片剂及750万剂外用制剂。公司直言,新建青岛工厂的一个因素是“考虑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如减租及免租安排)。”

  而市场质疑的焦点在于产能消化能力。以其核心产品TPN171的竞品——白云山“金戈”为例,这款上市10年的超级大单品,2024年生产量仅9590.8万片,销售量8785.19万片,尚且面临滞销压力。以此推算,旺山旺水连云港工厂6亿片的年设计产能已远超市场现有需求,更遑论青岛工厂的新增产能。

  若未来产品商业化不及预期,双重产能闲置将导致固定资产摊销压力陡增,进一步侵蚀本就微薄的利润,这一隐忧让旺山旺水的IPO之路布满迷雾。

4.png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